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丧葬文化丧葬文化

中国殡葬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管理员2020-11-12【丧葬文化】人已围观

  4.朱熹的殡葬文化观:天命人事的规律

  宋朝大儒朱熹,是“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凡事以“理”为主,以“理”衡量万物。朱熹曾说:“人受天所赋许多道理,自然完具无欠缺。须尽得这道理无欠缺,到那死时,乃是生理已尽,安于死而无愧。”在这里,他认为人的生命是上天赋予的,死亡是生理已尽,而谨守上天之理可以死而无愧。反映在人生观上,就是人需要尽心尽力,死而无悔,也正是体现了儒家人文思想的精神。

  朱熹虽然早年向佛,但是他的殡葬观并不赞同当时已流传的佛教的丧葬理念,他曾强调:“释氏却谓人死为鬼,鬼复为人。如此则天地间常只是许多人来来往往,更不由造化生生,必无是理。”在这里,他反对佛教的轮回观,认为如果是这样的话,总是那么一拨人,在阳世和阴世来来回回,“人死为鬼,鬼复为人”,天地间只是一些特定的人,看不到造化生生不息,所以没有轮回这个道理。

  朱熹早岁也曾学道,他周围的几位好友也持道家思想,但是朱熹在生死观上并不赞同道教长生之说。他强调:“人言仙人不死,不是不死,但只是渐渐消融了不觉耳。盖他能炼其形气,使渣滓都消融了,唯有那些清虚之气,故能升腾变化。”也就是说他认为清虚之气可经修炼而成,但仍并非真能长生不死。他的这种说法虽然与现代科学道理有所契合,但是其理论基础稍显粗糙,也是与其时代局限分不开的。所以,朱熹认为“说无神仙,也不消得,便有也甚奇异。彼此无相干,又管他什么!”他的这个观点,也是儒家的“敬鬼神而远之”思想的渊薮流长。

  5.王阳明的殡葬文化观:看破生死知性命天理

  明朝大儒王阳明,著名的心学大师,在中国文化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据重要位置。王阳明对生死的终极问题也有很多感悟,留下很多独到的看法。在《传习录》中,王阳明认为生死之道就是“知昼夜,即知生死”。至于怎么样才能知昼夜之道呢?他进而解释为“知昼即知夜”。那又怎么才能知昼呢?王阳明认为:“汝能知昼,懵懵而兴,蠢蠢而食。行不著,习不察。终日昏昏,只是梦昼。惟‘息有养,瞬有存’。此心惺惺明明,天理无一忌间断,才是能知昼。这便是天德。便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更有甚么死生!”由此可知,王阳明是看破了生死,也超越了生死。林语堂先生著作的《苏东坡传》中,写到晚年苏东坡一心向道,求长生不老之途,最后彻悟看破生死即是了无生死,即是长生永驻。这个观念与王阳明的堪破生死如昼夜的观念也是息息相通的。只不过从苏东坡本人在当时是否真已超越此境界,亦可存疑,毕竟林语堂为后世之人,对王阳明的学说不会陌生,再加上现代科学知识为基础,以及对不同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了解,故而可能更多的是林语堂的诠释亦未可知。

  王阳明是如何做到看破生死并超越生死的呢?就是靠充实生,因而超越死。如同了解昼,就能了解夜;若能了解生的意义,就已同时超脱了“死”。所以,他强调要能“息有养,瞬有存”,把握生命的每一时刻,充实生命,完成自我,存养天心,然后才能将此心直通天心,没有一息中断。反之,如果每天不知珍惜生命时光,只会浑浑噩噩、昏昏沉沉,即如行尸走肉,生亦如死。王阳明这种积极充实人生的态度,可以说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的看法一脉相承,与孟子的“尽心则知天”的观点相映成辉,但更富有深意。宋朝张载也曾说:“尽性然后知,生无所得而死无所丧。”同样,也正是因为有这种通透宇宙的思想,张载也才能够说出这样的至理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聚合标签:

有用+1! ()

上一篇:特殊祭祀之沉祭

下一篇:丧葬挽联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点击排行

本站推荐

[!--temp.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