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丧葬文化丧葬文化

演员午马之死谈死亡教育的必要性

管理员2020-09-02【丧葬文化】人已围观

  2月4日是香港“金牌龙套”演员午马逝世一周年的日子。去年2月4日凌晨,午马因肺癌去世,终年71岁。作为资深的演员,午马在1987年的电影《倩女幽魂》中扮演的“燕赤霞”成为一代人的经典记忆。据午马太太透露,午马在去世的十个月前已肺癌扩散,“他的生命期是很短的,如继续放化疗,他必将在病榻上度过,这是他最不愿意的。最后几个月,他以最佳的精神状态,享受工作、享受生活,潇洒地走完了他人生最后这段路,我好安慰。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引以为傲的丈夫。”

  明知生命有限,但拒绝通过放化疗来延长生命的长度,需要莫大的勇气,并且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仍然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对待工作、对待亲朋、对待生活,难上加难。可以说,这是他本人选择的一种活法,更是自我选择的最有尊严的一种“死”法。殊不知,其实这都是死亡教育的内容。

  死亡教育,从字面理解就是针对“死亡”这一现象所进行的教育。教育对象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濒死者本身,主要是身患各种重大疾病治愈无望的病人;第二类是和濒死者有直接关系的人,例如,他(她)的子女、父母、亲朋好友、医生、护士等;第三类是我们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方面,对于濒死者本身,应该逐步渗透死亡是生命的自然归宿,解除其对于死亡的种种顾虑和不安,增强生命的尊严和对死亡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而达到安然接受死亡的事实;另一方面,正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提倡的“向死而生”的观点,每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便开始了自我之生命迈向死亡的旅程,只要人能够领悟到这一自然规律,就会由于面对死亡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努力活出自己的价值。从对濒死者的生命解读进而扩展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状态,死亡教育实现了由临终患者向普世大众的跨越,凸显出了死亡教育的本质——切实提高病患者生活质量,教育引导人们在有限的生命岁月中,树立远大理想,明确生活目标,努力活出最精彩的自我。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相继在大中小学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建立了一套从幼童到成人的死亡教育体系。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在上世纪90年代也开展了死亡教育,并且已经付诸于中小学日常教学。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教育体制的约束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大陆死亡教育尚未系统展开。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加大,癌症病人逐年增多,2020年预计癌症死亡人数将超过400万;家长们往往对奥数、钢琴、舞蹈等各种兴趣班趋之若鹜,但却极少有家长(包括各类教育工作者)向学生灌输死亡教育知识,这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块硬伤;等等。当下的国人应该尽早为死亡教育补上一课。

  16世纪法国作家蒙田告诉人们,谁教会人死亡,就是教会人生活。因此,对死亡的思考,实际上就是对整个人生的思考。唯有正确认识死亡,方能彰显淡定从容。

聚合标签:

有用+1! ()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点击排行

本站推荐

[!--temp.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