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丧葬文化丧葬文化

父亲的背影————许栋青2013年2月25日

管理员2020-02-04【丧葬文化】人已围观

  父亲已经远去了,脑海里他的影像渐渐模糊起来,家人在一起忆起来时才能有连串的回忆,唯有父亲送我上学,挑着我的行李时留给我的背影,这么些年来一直清晰。

  那年我十九岁,是第一次出远门,上大学,而他也快到五十了。八十年代初期与现在不能比,什么都很困难,出门更是艰难,早早的起来先坐汽车四个小时,再排队买票转火车,坐的是那种每站都停的硬坐火车,其实总共也就200多公里的路程,那个年代却要花一天的时间才能到达。傍晚时分到达,下着小雨,颠簸了一天的我们都有些累了,我还晕车,而我的行李,他出门前就仔细收拾好了的一个塞满衣物的木箱和一床棉被,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难以负担的重量,他用一根扁担挑起了,艰难的跨过铁路,走在并不平坦的一条小路上,那时的城市这样的车站和这样的小路太普遍了,又湿又滑的路面让他步履维艰,我则跟随着,到达了我上学的地方,开始了的一个全新的起点,而他那一刻的背影也从此定格在我的记忆中,那么清晰的保持了这么多年,尤其是他走后的这几年,每次想到这一幕总是要红了眼眶。

  记得小时候读过朱自清的一篇散文叫背影,也是写他父亲的,那时候还没什么太多的感觉,甚至觉得没什么可读的。直至我的父亲住进了医院,一天天的憔悴虚弱,最后远去,我才发现父亲的一生看似平常,但却是那么的不容易,生病住院期间,父亲给我讲他年青时候的故事,他儿时的伙伴,和他曾今的战斗,土改工作队、农工部、裴岗粮站、粮食局、银行等工作经历,土匪对家庭的打劫、外出要饭、和敌人打败、他的兄弟躲在地窖里才得以逃生、外出工作一段时间后竟然失去了和家人的联系等等,我惊讶地发现,我以为我最熟悉的人,其实却有很多我从不知道的经历,或者也是因为过去的我没有用心去感受他的经历,这时候他说的每一个经历相对于我们现在平淡的工作经历来说,我都觉得是故事中的场景,是我们这代人不可复制的无法想像的传奇,而这一切其实大都和我的成长过程是相伴的。

  父亲是个普普通通的国家干部,很平凡,是特别正统的那种,小时候就听到过有人称他为老马列,其实父亲只读过半年的私塾,在现在是没人敢说是读过书的,但他却靠自己的努力,写的一手好字,自己编辑了一些生活常识还写了很多诗,每首都是有感而发,不能说是美妙精华,但他写诗时的心情却跃然纸上,每每读到,对过去的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儿时的记忆中每年的春节是最令人向往的,每到春节时分,父亲总会动员全家进行大扫除,找来红纸,磨墨写对联,也鼓励我们去写,总是会和母亲一起为我们准备比平时多很多的食物,尽最大的可能为我们做一件新衣裳,围上一条新毛巾,炸圆子做元宵,多做几道菜,想方设法让家中的节日气氛更浓些,所以每当这个时候,也是我们子女们最开心的时候,在那个艰难的年代,这一切多少形成了一种喜庆的场面,尽管没有太多的物质上的享受,但那种场景形成了我对过年的最深印象之一,也正是他和母亲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三个子女有了一个过年的美好回忆,现在我终于明白他们组建的家,辛苦操劳的家才是我们儿时快乐的源泉。

  后来,父亲渐渐衰老的背影阻止了他,尽管他还是想让我们也这样的去过年,但我们这代人已经不再能感受他那样的过年心境了,工作的繁忙,物质上的充足亦或是我们心境老了的原因,已经没什么能让我们再有从前的过年感觉了。

  父亲用他一生的经历,为我们诠释了生活和生命的真谛,和父亲在一起的一幕幕经常从心底泛起,但一想到再也不能看到他的背影了,泪水,夺眶而出。

聚合标签:

有用+1! ()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点击排行

本站推荐

[!--temp.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