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丧葬文化丧葬文化

父亲去世三周年祭

管理员2020-01-25【丧葬文化】人已围观

  父亲去世三周年祭 不知不觉,父亲去世快整整三年了,2010年9月8日早上7:15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古代有“三年乃免于父母之怀”的说法,是指小孩三岁之后才不需父母怀抱去独立行走,故守孝三年和三年祭奠是一种感恩之举,历代沿习至今。现在农村习俗,亲人去世三周年,要好好祭奠一番的,我们也是如此。父亲骨灰安葬在一个叫“拐五”的地方,这也是他生前常去的地方,有田有水,很安静。三年的时间,春来秋往,每年的祭日,成了我们最大的牵挂,平日回家看母亲时总要去父亲长眠的地方站一站,经常不由自主地悲伤起来。

  三年来,常常想起父亲,是那种随时随地不经意间的想起:行走的路上,突然看到和父亲年龄相仿的老人;谈论中有人忽然说到一句父亲曾经说过的内容;甚至看到送葬的灵车都能一下子想到父亲。有时候就觉得父亲还在老家的老屋等着我们回去看他,他哪都没有去。

  父亲在世的时候,在我们那个不大的村子里也算是比较有威望的,是乡里为数不多的几个高中生之一,从三年级开始上学,连跳几个年级,县中高中毕业,因家里亲戚有加入国民党的社会原因,上大学政审不能通过,不能上大学,当时他还是校学生会主席。学校校长亲笔信推荐到县里安排工作,不久就从会计做起,直到退休一直从事金融信贷工作,担任乡信用社主任及乡财贸支部书记22年,评为经济师专业技术职称,获“优秀信用社主任”及“优秀党员”称号。父亲的一生平平淡淡,因家庭社会关系现状,处事严谨细致,工作一丝不苟。对我们的成长也很用心,因材施教,用知识和道理影响我们直至孙辈们。

  现在想起来,陪伴父亲的时间还是太少了。父亲生病后,我辞职陪他大半年,几乎没有离开他身边。在住院治疗期间,他有时间讲述起过去的往事,我耐心听他娓娓道来,渐渐地清晰了解到他一生工作和生活中的主要细节,还有家族中的重大事情,也谈到我们自己和我们孩子的成长经历。他以自己一生的经历,客观地评价这个社会、这个家庭及他本人的好与不好,教育我们扬长避短,今后能更好地工作和学习。这段时光是我离他最近的日子,可惜这样的日子来的太晚了、太少了。父亲的生活起居、饮食习惯、病情痛苦、思想顾虑等都一一凸现在我眼前,其中一些细节有的我很熟悉,有的我又陌生,如此近的在一起既有默契也有包容。熟悉和默契源自于我们父子间的爱和亲情,陌生和包容是因为我对父亲的关心和理解不够。这么多年来,特别是父亲退休10年来,我基本做到每月看望父母至少1-2次,节假日肯定要去的,结婚后春节仅有2次不在他身边,也是正月初二就看他的。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次约定好却被耽搁的事情发生,给他带来失望和寂寞。在每次看望他的交谈中,他总是牵挂着我们兄妹四人的喜与忧,我们是报喜不报忧,可这都瞒不住他的眼光,不经意间的提醒和善意的建议教会我们许多。

  倘若父亲还在,我会经常听他谈古论今,并给他办一张市图书馆借书证,因为他喜欢看书并善于讲解;我会给他置办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因为他已开始喜欢上电脑下棋和纸牌游戏;我会送给他一只卡片相机和一枚便携望远镜,让他到室外多多活动并留下有趣瞬间;我还可以开车带他去看看他的母校和要好的老友,故地重游和旧人相逢能让他回到年轻时代……没有做和来不及做的事情还很多,留下的是长长的回忆和深深的内疚。

  父亲的去世让我改变了很多,我觉得人能平平安安地活在世上就是最重要的,靠自己勤奋努力,才有能力做好自己该做和能做的事情,孝敬长辈,培养孩子,照顾家人,帮助朋友,其它的就由它去吧!该属于你的你推都推不走,不是你的你又何必强求!一直以来,总觉得有很多不如意:想得到的却失去了,怕发生的却成了现实……父亲在最后的日子里经常说:人一辈子很短暂。想想父亲的一生,便全都释然了。

  纪念父亲的文字、照片和影像在我的QQ空间里有很多,不想重复了,但对父亲的思念是无限的、无尽的。关于父亲,值得我追忆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可无奈我真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全部。在父亲三周年祭日来临之时,让父亲的音容笑貌永驻我们的心田,让留在生活底片上的记忆长存,直到永远。

聚合标签:

有用+1! ()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点击排行

本站推荐

[!--temp.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