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丧葬文化丧葬文化

清明节的起源及演变历史

管理员2019-08-24【丧葬文化】人已围观

  临近清明,翻写旧文,忽然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下清明节的起源和浭变历史。

清明节的起源及演变历史 第1张

  中国年节风俗,由来甚久,多源自上古。而战国秦汉以后,一些年节则往往被附会于某些历史人物,例如端午节被附会于纪念楚人屈原,而清明节则被附会于纪念晋人介子推云云。

  实际上,清明节在古代具有远为浪漫而久远的历史。清明节起源于古代的寒食节和上巳节,是迎春之节。清明之神,即青神(东帝青神),亦即华夏古代诸神系统中的春神。

  至于清明节的名称,则与新春天气物侯有关。《淮南子·天文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代的《岁时百问》解释何谓“清明”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明代的《历书》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上古无清明节之称。近代所谓清明节,盖起源于古老的上巳节和寒食节。

  古俗在夏历三月八日(巳日)举行上巳节。上古华夏在此节日祭祀高媒神,举行踏青、祓禊(临河洗浴)、野合等迎春活动,其俗由来甚为久远。据上古传说,殷商人的高祖契,其母在河里洗浴,吞食鸟卵怀孕而生下契。这种临河求孕的洗浴,也应是上巳节的“祓禊”活动(类似的传说有很多,如高句丽的朱明王亦然)。

  汉代以前,迎春的节日在夏历三月。至近代,则改为阳历4月5日前后。此系源自古天文学所推算太阳到达黄经15°时。故现代的清明节,是在现在公历的4月,4日、5日、6日三天中的一天。

  而在古代,清明节是夏历三月的节气,时间约在夏历三月初(初三至初八日)。初八日——就是所谓的“上巳”之日。

  上古之迎春,首先是以观测天文龙星之出现作为标志。

清明节的起源及演变历史 第2张

  龙星,又称大火星(并非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之火星,行星之火星在古代称“荧惑”),古代认为是一颗神圣及神秘之星,在古代还有灵星、明星、心星及大辰星等等的别称。龙星在28宿中属于苍龙(青龙)宿(心2星),在西方的星象系统中属于天蝎座。

  根据古代天文观测,每年的夏历三月,红色的龙星——大火星会在黄昏出现于正东方,这一天就意味着春天的到来。

  龙星初见,古代是作为农事季节开始的重要标志。龙星大火,象征着农神、龙神,以及主持雷雨之神。所以龙星也称作“大辰”(即大震,相当于《易经》的震卦,震是雷神之名)。

  每当春日龙星到来,国家要在农社的祭坛(灵台)上举行隆重的祭祀,以祈求

  上巳节活动中,另一重要的宗教活动就是祭祀高禖神。高禖神是华夏诸神系统中主管爱情和生育之女神。

  高禖,名号“勾芒”,亦作“句芒”,又称作“高密”、“郊禖”。禖同媒,亦通腜(即孕妇)。

  考古出土多见上古时代艺术雕塑的高禖神,多是巨乳怀孕的成年女性形象。事实上,远古时期一些裸体的女神像,都有着发达的胸部、腹部和臀部,这是生殖崇拜及多孕多子之女神的象征。在汉代画像石中也有高禖神的形象。辽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有5000年前的上古女神庙遗址,有高媒女神的陶像。

  高媚女神句芒,是春天之神,也是东方之神(即《楚辞·九歌》中的“东君”,我旧曾认为东君是启明星,误)。她还有名号曰“重”

  在五行系统中,东方之神是木神,龙星是春天之神灵。在上古华夏,上巳节,是迎接龙星降临,迎接春天到来,迎接新生命复苏的欢乐节日。

  寒食节也开始在农历三月。当天上的龙星出现之后,上巳节之后就进入了寒食节。寒食节期间举国禁火。禁火,正是为了祭祀雨神——请求雷雨之神的降临。

  周代封国,各国最重要的宗教场所是神社。东亚的神社文化,最早起源是在古代的中国。周代天子国都有大社,各个封国中也都建立有国社。神社中立有长年不灭之火坛,此即本义的“社火”

  为了祈祷龙星的降临,为了祈雨,要熄灭神社祭坛上已经燃烧经年的旧火。直到寒食节的祭祀完成后,才能添加薪柴,重新点燃新火。这种灭旧迎新的祭祀仪式,古代叫“改火”。

  关于改火寒食的日期,是在上巳节之后。宋司马光 有《晋阳三月未有春色》诗记述宋代的寒食及清明节改火事云:“清明空改火,元巳漫浮觞。”诗句中所谓“元巳”就是指上巳节。

  在改火和禁火期间,举国不能火食,只能吃事前备好的熟食(即寒食),所以这段停火期间也叫寒食节。

  秦汉以前禁火寒食的时间很长,不同记载表明可以有十天乃至一月之久。

清明节的起源及演变历史 第3张

  东汉时期的《月令》则确定寒食节为清明节气前的三天。唐宋时期减为清明前的一天。从先秦到南北朝,寒食节都是一个隆重的节日。到唐宋时,寒食节仍然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元代以后才逐渐式微。

  古代的寒食节与清明节气本来时间只差一天。三日禁火完毕,到清明这一天就要换新火,以柳条或榆木乞取新火。这样清明节与寒食节自然相接而融为一体。明清后,寒食节一名乃为清明节所替代。

  若按时间先后排序,古代迎春的三个节日是: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

  唐宋以后,上巳节废,明清以后寒食节废,只有清明节集三节于一身,成为中国人迎接春天到来的代表性节日。

  寒食节及上巳节本来都不包括扫墓的风俗。大概到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寒食展墓”的祭扫活动。其过程大致是:在寒食节的日子里,一家人或一族人同到先祖的墓地,致祭、除草、添土、焚烧纸钱。但这种民间的春祭活动,并不被官府认可。直到唐初,百姓这种寒食期间的拜墓活动,仍然被朝廷视为“野祭”。

  究竟在何时,上巳节的欢乐以及寒食节的禁忌演变为以扫墓祭祖为主要内容的宗教性活动?准确时间,典籍中并未见到明确记载。我们所知道的是,寒食扫墓习俗在隋唐时代已经广泛流行起来。

  据北宋学者王溥所撰《唐会要》记,唐初民间流行寒食节扫墓并郊游的风气。

  因之,唐高宗龙朔二年(622年)曾发布诏令,禁止民间在寒食节期间上坟扫墓。更不许在悲伤地扫墓之后,又欢快地踏青郊游:“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唐会要》卷二三)

  这是由于,朝廷认为寒食节期间后的野游欢乐与扫墓悲哀的肃穆态度是矛盾的,是对亡灵、鬼神的不敬。但是,民间习俗并不因朝廷的禁令而被遏制,反而越来越兴盛。

  过了一百多年,到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年(732年),朝廷不得不颁布新的敕令,准许人民在寒食节期间上墓行拜扫之礼。 但同时仍然规定,扫墓之后不得就地饮食作乐,“食馀馔任于他处,不得作乐”。

  唐开元二十年,唐玄宗组织官方编修《五礼》时,不得不从俗,为追祖思孝的寒食节“野祭”正名。正式颁布敕令将“寒食节上墓”编入五礼之中的第一项吉礼中,使其“永为恒式”。

  此后,寒食节扫墓才名正言顺地列入官方认同的国家祭典。

  但是,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唐玄宗又下一道敕令:“凡庶人之中,情理多阙,寒食上墓便为燕乐者,见任官典不考前资,殿三年,白身人决一顿。”(《唐会要》卷二十三)意思是,寒食节可以扫墓,但扫墓之后禁止饮酒宴乐。如果官员这样做就撤职,百姓则要挨揍。

  但是,在寒食节期间扫墓,然后在坟前饮酒、享用祭品已经成为习惯,虽有朝廷严令,仍然难以禁除。

  王充《论衡》说:“凡祭祀之义有二:一曰报功,二曰修先。” “凡此功烈,施布于民,民赖其力,故祭报之。宗庙先祖,己之亲也,生时有养亲之道,死亡义不可背,故修祭祀,示如生存。推人事鬼神,缘生事死。人有赏功供养之道,故有报恩祀祖之义。”

  中唐以后,寒食扫墓之俗盛行,以至在任官吏常有因回乡扫墓耽误职守的事。于是朝廷又颁布政令规定了明确的寒食节官府假期,确定寒食节放假四——七天。

  中唐以后,寒食节的祭祖扫墓成为了重要的社会礼制。故唐人王冷然的《寒食》诗说:“秋贵重阳冬贵蜡,不如寒食在春前。”寒食节祭祖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重阳节和年终的蜡祭。

  有人认为,寒食节祭拜亡者的风俗,最早的起源,可能与春秋晚期晋文公重耳于寒食日为其功臣、隐士介子推扫墓祭拜的纪念活动有关。但是此只有传说而典籍不见明文。

  寒食节禁火,人们只能吃先准备好的熟食和冷食。因此古代的寒食节期间形成了一些特殊和特色的饮食作品。

  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中详细记述当时的寒食节食品云:“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寒食,挑菜。”注云:“据历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寒食三日作醴酪”。“今人悉为大麦粥。研杏仁为酪,引饧沃之”。“黍饭一盘,醴酪二盂”。

  这些特色的寒食节食品包括:

  杏仁茶、麦酒、麦芽糖:《邺中记》说:“寒食三日作醴酪”。

  杜台卿《玉烛宝典》卷2引陆翽《邺中记》云:“并州之俗,以冬至后百五日有介子推断火冷食三日,作干粥,是今糗也,中国以为寒食。又作醴酪。醴者,以粳米或大麦作之;酪,捣杏子人煮作粥。’”醴是一种甜酒,酪就是今日所谓杏仁茶。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自南北朝起,寒食节就出现了从禁火寒食,向娱乐化活动演变的趋势。这些娱乐活动的起源,则可能与上巳节的狂欢遗俗有关。

  至隋唐以后,礼法化的中古中国已经不能容纳上巳节的自由两性娱乐。于是传统的上巳节游戏遂转变为寒食期间的娱乐活动而蔚为大观,包括踏青、插柳,《荆楚岁时记》记寒食节游戏还有斗鸡,镂鸡子,斗鸡子。打毬、秋千、施钩之戏。

  据《荆楚岁时记》记:“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 柳者,撩也,留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树自古就是招客和留客的象征。杨花柳木也是爱情的象征,应当也是古代上巳节的重要信物。

  不仅寒食节门前流行插柳,而且流行头顶戴柳。寒食节时,孩子们将柳条编成环,戴于头上。以至明清有民谣云:“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云云。

  唐宋以来还流行寒食节的踏青。孟郊《济源寒食》诗曰:“一日踏春一百回,朝朝没脚走芳埃”;于鹄《襄阳寒食寄宇文籍》讲的是水乡的踏青:“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诗人杜甫也有踏青《绝句》曰:“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宋苏辙《踏青》:“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

  明代《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京郊当年清明踏青时的场景:“……玉泉三十里至桥下,夹岸高柳,丝垂到水。绿树绀宇,酒旗亭台,广亩小池,荫爽交匝,岁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

  古代寒食节一个具有特色的著名游戏是荡秋千。据称,秋千本是古代山戎人用于练习身手轻趫的军训项目。到春秋时,齐桓公出兵远征山戎,秋千也随之向南流传,汉代后逐渐在中原地区流传,并从军训项目演化为寒食节期间的娱乐游艺。

清明节的起源及演变历史 第4张

  《开元天宝遗事》记,唐玄宗爱好玩秋千:“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

  宋人诗歌云:“一原风俗异衣裘,流落来从绵上州。 未到清明先禁火,还依桑下系千秋。 ”(黄庭坚《观化十五首》)

  寒食节的另一个著名游戏就是踢蹴鞠 。蹴鞠,是足球运动的前身。

  据宋人马端临《文献通考》:“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即球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

  检索唐诗中,记述寒食节踢球活动的诗作很多。如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王建《宫诗》:“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韦应物《寒食后北楼作》:“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白居易《洛桥寒日作》:“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睛” 。

  《荆楚岁时记》所记的寒食节游戏“牵钩 ”,即拔河运动。寒食拔河戏,据说由水上舟战“牵钩”演变而来,故至唐代已称“拔河”。

  寒食节拔河之最,当数唐中宗导演、宰相及大臣集体参加的梨园拔河之戏。据《景龙文馆记》:“唐中宗(李显)景龙四年清明节,帝幸梨园。命侍臣为拔河之戏,以大麻絚(绳子)两头系十余小索,每索数人执之。以挽六弱为输。时,七宰相、二附马为东朋,三相五将为西朋。仆射韦巨源,少师唐休因年老,随而踣(倒),久不能起,帝以笑为乐。”

  此外还有斗鸡、斗鸡卵的游戏。 我国斗鸡习俗历史悠久,在《左传》中即有记载,历久不衰。

  隋杜台卿《玉烛宝典》记:“寒食节城市尤多斗鸡、斗卵之戏。”在唐代,寒食节斗鸡也是皇宫中的娱乐项目之一。《荆楚岁时记》注说, 寒食节有斗鸡、镂鸡子和斗卵的风俗。

  镂鸡子是寒食节的手工游戏。在春天新产的鸡蛋上雕镂刻画各种图案。这种春季的游戏活动起源很早,《管子》说:“雕卵然后瀹之,所以发积藏,散万物。”(卷十二)

  人们之所以雕镂鸡蛋,是为了顺应时气的变化。《荆楚岁时记 》在记载寒食“镂鸡子”之后,有一段按语,大约说是隋代的情况:“古之豪家,食称画卵。今代犹染蓝茜杂色,仍如雕镂。递相饷遗,或置盘俎。”人们染画鸡蛋,以为相互馈赠的节日礼品。唐代仍有染画、镂刻鸡子的风俗,“寒食进杂彩鸡子”,“寒食赐镂鸡子”(《岁时广记》卷十五)。

  初唐诗人骆宾王《镂鸡子》诗更是生动地描画了当时镂画鸡子的情形:“幸遇清明节,欣逢旧练人。刻花争脸态,写月竞眉新。晕罢空馀月,诗成并道春。谁知怀玉者,含响未吟晨。”清明刻画鸡蛋成为人们比试手艺的竞技游戏(这种寒食节鸡蛋染画的风俗颇类似欧洲复活节的彩蛋风俗)。

  斗鸡子,斗蛋也是寒食节的游戏。在寒食节期间,以煮熟的鸡蛋相互碰撞,看谁的鸡蛋坚硬不破。时至今日,在山东青州、湖北谷城等地,民间仍有清明节儿童斗蛋的习俗。

  此外还有放风筝 。《帝京岁时纪胜》记:“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专家指出,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上巳节在魏晋以后消失而娱乐活动融入了寒食节的游春活动。

  唐宋时期的“寒食节”,在明清被清明节取代。据《唐会要》,唐大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朝廷曾经颁布一道敕令:“自今以后,寒食同清明”。

  隋唐宋时代寒食节的传统习俗主要有三项:禁火、扫墓、郊游。到明清时期,寒食节的风俗渐渐淡漠,寒食节的扫墓活动被清明节扫墓活动所取代。

  因为清明前的寒食节还是禁火的。因此只有在清明日改火后,才允许启用新火,人们才能到墓地上烧纸上供。所以祭墓之日就集中在了清明这一天。

  元明以后,寒食节禁火食冷之俗渐衰。“寒食节”的名称自然越来越少被人提及,而本来是节气名称的“清明”则突显出来。上巳节戏水娱乐踏青的风俗,也被整合到后来的清明节游春习俗之中。清明节逐渐成为一个融合了上巳节、寒食节传统习俗的重要民俗节日。

  唐人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诗说:“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此诗句乃是寒食、清明与上巳三节在唐代即被认为一事的佐证。

  清明节的许多风俗继承自寒食节和上巳节。但是古代的寒食节皆为冷食,而近代清明节的饮食则要宽泛许多,大量春日时新菜蔬、美味,皆可入食,而不再问其生熟、冷热。

  有趣的是,西方基督教地域的复活节,也是定在寒食——清明节前后(春分后之月望后的第一个星期日),节中也有互赠彩蛋活动。复活节时期要举办篝火会。篝火点燃前,要熄灭全部灯与火,然后钻木取新火,点燃篝火。会后各家取篝火为火种。这个活动很像古代华夏的新春改火活动。基督教选定这个古老的迎春节日来纪念耶稣复活,也是为源自亚洲的这一古老旧俗充实了新意。

  东西文化尽管不同,而寒食节、清明节——复活节内容却如此相似,十分发人深思。

聚合标签:

有用+1! ()

上一篇:清明节堵车

下一篇:推迟我们的清明节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点击排行

本站推荐

[!--temp.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