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丧葬文化丧葬文化

晚清丧葬风俗的变迁

管理员2019-07-17【丧葬文化】人已围观

  晚清丧葬风俗的变迁

  周婷婷(中国民族博物馆)

  论文提要:丧葬作为人生礼仪重要的一部分,其风俗从古至今有很大发展,不同时代丧葬礼俗不尽相同。到了晚清社会,中国长期关闭的大门被迫打开,外国诸多的思想、文化、习俗传入中国,中国人的意识也在大动荡、大变革的社会中发生了巨变,此时丧葬风俗在西俗与中俗、旧俗与新俗的冲突与交汇中有了诸多变化,呈现出了较先进的近代风俗。在此,笔者以晚清丧葬习俗的变迁为题,对晚清丧葬习俗出现的诸多变化进行了论述。本文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太平天国的思想、文化、制度上分析了太平天国对丧葬礼仪的改革;第二部分具体论述了丧葬习俗在晚清的变化,如谈到了新旧丧葬讣文、新旧丧葬仪式、违制,又如谈到了晚清全国几个重要城市的丧葬风俗和民间出现的有关丧葬习俗的新内容;最后,笔者分析了晚清丧葬风俗变迁的原因及局限性。总之,丧葬习俗在晚清出现了许多新内容,这是一种进步,一种变迁。

  关键词:晚清、丧葬风俗、变迁、西潮

  丧葬风俗是社会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丧葬风俗作为中国社会的重要民俗之一,它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它的演变是社会经济政治变革的必然结果。到了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进入晚清社会,丧葬礼俗受到西俗的冲击,在旧俗与新俗、中俗与西俗的冲突与融合中实现了一定变化,出现了一些新内容,这较以前可谓是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目前,我国史学界对晚清丧葬风俗的专门研究比较薄弱,成果不多。为了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就教于诸同仁。

  晚清之初的丧葬是由明代礼仪与满族固有的礼仪相结合而形成的。如清代许多墓葬形式与明代极为相似,这反映了“清承明制”之一面;又如清代丧葬中的“接三”习俗,它则是源于满族传统礼俗。但是,到了晚清,丧葬风俗不再固守传统礼仪习俗,它在特定时代中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本文笔者仅谈一谈晚清太平天国时期对丧葬风俗的改革和在西潮影响下中国民间丧俗的具体变化,以及笔者对晚清丧葬风俗变迁的一些浅薄认识。

  一、太平天国时期丧葬习俗的变化。

  太平天国革命作为一场农民运动,是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反对封建礼仪制度的。这就要求这场运动应依《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将“一切旧歪例尽除。”为此,太平天国进行了颇有影响的礼俗改革,这其中对丧葬礼节的改革是非常重要、非常严格的。在太平天国的思想、礼仪和文化等方面对丧葬习俗的认识和规定都与以往不相同。

  太平天国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和对基督教的信仰。太平天国反对中国传统的多神崇拜,反对讲风水、讲卜符、讲鬼神等迷信,提出“遵圣诫,拜真神,撒手时天堂易上。泥世俗,信魔鬼,尽头处地狱难逃”,1主张尊崇上帝一神,排斥邪神偶像,破除迷信思想,认为只有这样,人死后才能上天堂。在这一思想认识的指导下,太平天国对死亡的认识更彻悟,对死亡的感觉也由惧怕转为乐观,因为太平天国的宗教思想指出并非人人都能进入天堂,人死了进入天堂是好事。他们认为“天国二字,有两样解法。一样,指天堂永乐之福,系善人肉身死后,其灵魂享受之真福也……若悔改罪恶,领受洗礼之水,洗洁自身,并领神风之德……则可以入神国,享永远安乐之福”。2可见,太平天国从思想上告诉人们,对信奉上帝的人而言死亡并不可怕,相反“善人”死后是去了天堂享“永乐之福”,这就为太平天国丧礼中规定的“丧葬升天是头顶好事,宜欢不宜哭”3提供了思想认识基础。

  太平天国在文化上也表现了新式丧葬观,它与太平天国的丧葬思想相互结合,而成为太平天国宗教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如《原道救世歌》中有文曰:“死生灾病皆天定,何故诬民妄造符。作福许妖兼送鬼。修斋建醮尚虚无。自古死生难自保。岂能代祷保无辜。自古师巫邪术辈。”4太平天国大量的文学作品,包括政论文、诗歌、日记等都对丧葬礼俗有所描述,它们以尖锐流畅的笔锋反对旧丧俗,并提倡新丧俗。同时,太平天国对古书中有关旧丧俗、旧葬礼的内容也有删减,如“始以四书五经为妖书,后经删改准阅,惟周易不用。他书涉鬼神丧祭者削去。《中庸》鬼神为德章,《书》金滕礼丧服诸篇,《左传》言神降,俱删。”5可见太平天国在丧葬上极度反对传统丧葬陋习,反对迷信,反对鬼神崇拜、巫符等。

  除了文化、思想外,太平天国丧葬习俗的变化其主要集中表现在太平天国对丧葬礼节的规定,可归纳

  为五点:6(一)、“升天是头顶好事,宜欢不宜哭”;(二)、“丧事不可做南无,大殓,成服还山俱用牲礼茶饮祭告上帝”;(三)、“所有升天之人,俱不准照凡情歪例,私用棺木,以锦被绸皱包埋便是”;(四)、“父母死,禁不得召魂设醮”;(五)、反对墓葬讲风水。太平天国初期,在丧葬礼节方面执行的比较严格,一切佛教的丧礼都严加禁止,凡违反规定者通常“诛之”。这一礼节的制定与传统丧礼、与封建统治可谓分庭抗礼,它是整个太平天国丧葬观发展的最高点,是集中的表现,它也是太平天国诸多礼仪中重要的一部分。

  太平天国对丧葬习俗进行了改革,并在太平天国初期在广大军民中推行。《鳅闻日记》言:“亦有庆吊之礼,与常人全异。上下主从,不分贵贱;共牢而食,亦无坐位;男女淆乱,不忌内外;自相称呼,俱是兄弟。”7可见太平天国之改革乃中国几千年之未有,他们除了要推翻旧统治,同时他们还要排斥异教,排斥旧社会生活方式。在太平天国丧礼规定中,很多内容一反传统丧葬习俗,并进行了深刻的改革与实施,可谓是晚清时期丧葬习俗的“风气初开”。由上,在当时社会,太平天国能对中国长期形成的旧习俗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应当说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太平天国有关于丧葬之礼的改革,并没有能改变人们长期以来的风俗,没能得以真正实行下去。太平天国运动被清政府镇压后,太平天国的丧礼也就随之消失了。为什么太平天国的丧葬礼俗难以真正推行下去、推广开来呢?我以为其原因在于:

  第一、太平天国之丧葬礼俗违背人之常理,丧礼不能表达生者对死者的哀思,如“宜欢不宜哭”,认为升天乃是头等好事。

  第二、太平天国从某些方面对中国人自古流传的习俗进行了彻底的改变,没有一个渐变的过程,这对于一个多世纪以前的中国人是难以接受的。如禁止使用棺葬等。

  第三、太平天国的改革渗透了基督教礼俗,而且太平天国统治阶级上层带有浓厚的封建性,特别是基督教在太平天国中出现了变形与扭曲,等等。这些因素都极难将一种思想、一种礼制稳定并巩固下来。

  第四、太平天国实行丧葬礼俗改革的手段和态度过于强硬,强迫性大于自愿性。这样,如果管理一旦不严格,那么改革就不易再进行。

  太平天国的丧葬改革虽然最终付诸东流,但它对晚清丧葬风俗的变迁起了一定作用。

  二、西潮影响下的晚清丧葬风俗的变革。

  晚清丧葬风俗的重要变迁除了太平天国在丧葬礼俗制度方面进行的许多改革外,当时大批外国人进入中国,带来了诸多西方的风俗,这对晚清丧葬风俗的变迁起了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同时也成为晚清丧葬风俗诸多变化的一个内容。据顾柄权编著的《上海风俗古迹考》转载“外国坟在三马路直街。西人客死沪上者,丛葬于此。绿树荫浓,不见天日。虽曰义冢,亦一清净世界也。西例饰终之礼,俱从简略。棺制甚小,亦有以铅为者。既葬,即平其土,不封不树,惟立一小石竭,书其生平事迹而已。”8西俗之丧葬较中国简略,无论是棺木、坟堆,还是墓碑,都没有中国传统丧葬之礼复杂、繁琐。又如,当时“美国人死必范像置墓前,或铜或石或石膏均有之,价千金至数万金。近有用磁像者,盖创制于我国广东商会,价廉而能须发肖,闻颇风行云。”9当时,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来华之外国人越来越多,这其中不少人客死他乡,在中国进行丧葬仪式。他们的丧葬习俗仍使用原先国家之习惯,只是有时因条件不具备而有所减省。由外国人带入中国的丧礼,可见外国人办丧葬的仪式是节约、简洁的,但是他们注意实际、注重个性,如在墓前置亡者塑像。正是由于晚清丧俗受到了这样简洁、实际的西俗、新俗的影响,使得晚清丧葬风俗出现了一些具体的变化和表现。

  (一)、晚清丧葬仪式较以往有了明显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丧葬礼节、丧事讣告、丧葬制度等方面。

  晚清新式的丧葬礼节比以前简洁,这与以往丧祭繁琐形式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新式的丧祭礼节分八个部分:报丧、视殓、受吊、祭式、别灵、出殡、葬仪、附则。而旧式的丧祭礼节首先将死去的人划分等级,有官员之丧、士人之丧、庶人之丧的区别。不同的丧葬礼节繁简不一,场面不同,如官员之丧前后共分二十七道程序,而士人之丧与庶人之丧的程序则依次减少。除此之外,旧式丧葬礼节中还有丧礼服制图、题主礼仪、吊奠礼节、哀祭礼节、公祭礼节等繁琐冗长的程序。由以上之对比,可知晚清的丧葬礼节较以往在程序、步骤上有日趋简洁、省事、省时之变化。

  晚清丧葬的讣文也有新旧之异。我们以新旧式男讣文为例。新式男讣文云:“某某侍奉无状,痛遭先考

  某某府君讳某某,恸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以某病卒于正寝。距生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享寿几十有几岁,某某亲视含殓,即日成服。定于某月某日下午几时至几时,在家设奠。哀此讣文。”10此讣文交代了死者的诸多情况后,又有言“以女、媳、孙女、孙媳、曾孙女、曾孙媳列于同辈男子之后者。”11而旧式讣文除与新式讣文一样介绍死者身份、一些时间情况外,在一开始,以“不孝某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先考皇清诰授某某大夫……”12出现,这一形式的开头,太过形式化,也太过不尽人情,这显然是封建愚孝思想的留毒。之后旧讣文中又有“叨在友、寅、年、世、乡、戚谊,哀此讣文”,13它较新式讣文更古板、更格式化。由此旧式讣文与新式讣文之比较,可知新式讣文更实用,也更符合现实生活之实际。另外,旧式讣文在列晚辈“有服”之直系、旁系亲属时列男不列女,这与前文之新式讣文(“以女、媳、孙女……列于同辈男子之后者”)不同,可见晚清重男轻女思想较以前稍浅之一面。

  此时在丧葬仪式上的变化也多了起来。中国古代若父母过世,儿女要为其守孝,守孝期间儿女不许嫁娶,可清末新科状员洪昀却破此规,不顾有孝在身偷娶了妓女傅彩云。又如晚清以前讲究丧侈葬奢,以为只有这样才更能表达对死者的孝意和敬意,而清末全国有很多地方在丧葬方面提倡节俭,在福州连江县人们“治丧不用浮奢”;14在安徽凤阳“丧葬婚姻,率渐于礼”。15还有一些变化也是以前不多见的,如“丧葬不尚僧道”,16出现火葬等,这些对于几千年来,迷信的中国人而言可谓是一大进步。以上诸多晚清丧礼中出现的较以往更普遍的违制现象,说明人们的丧葬意识已有了很大转变。这一意识的转变有助于晚清丧葬制度的进一步演进,到了“光、宣间,有所谓追悼会者出……其会秩序如下:一、摇铃开会。二、奏哀乐。三、献花果。四、奏琴。五、述行状。六、读追悼文。七、奏哀乐。八、行三鞠躬礼。九、奏琴。

  十、演说。十一、奏哀乐。十二、家属答谢,行三鞠躬礼,即闭会。”17光、宣年间的追悼会比以往的“开吊”可谓简单,不再那么繁琐且耗资巨大。

  以上乃晚清出现的丧葬仪式的变化内容。当然,这时的丧葬风俗还并非弃旧用新,而是新旧并用,使用时是依各地、各家之情况而定。总体上当时延用旧礼的人还是更多一些的。

  (二)、传入中国的西俗,对中国的旧习俗产生了长期的、广泛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下,中国的丧葬风俗除仪式上发生变化以外,在各地方丧葬习俗也发生了一些具体变化,特别是在一些沿海和内地的中心城市。

  在北京“开吊者有之,追悼会者有之……用杆者有之,用车者有之,用旧式音乐者有之,用新式音乐者有之,两种兼用者亦有之”,“孝服一项,变化尤多……如有穿白马褂、白领、白袖头、白钮扣者。有戴黑小帽,而白领、白边者。”18由此可见,此时的丧葬礼俗仍处在新旧并用时期。清末北京还出现了一些为了办丧事而专门出租马车的马车行,马车多在送葬时系白色、蓝色两种彩绸,以表示哀悼。这种租赁马车来办丧事的行业是前所未有的,它是晚清丧葬的又一新内容。

  在上海则较北京更为开放,“近来各处,凡婚丧之事以有西洋鼓吹为体面,上海尤甚。即有预备此种鼓吹,待人雇佣者,顾曲调不多,宜不审所宜。今日甲家雇之以丧,则为之前导而鼓吹之……”19上海作为中国对外交流、接触最多的地方,它在吸收外来文化、习俗上也较其它地方更便利,在丧葬方面也较容易学习西俗。

  广州作为中国沿海一大门户,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西俗冲击,在丧礼中以冥币代替冥镪,以纸车、纸楼代替纸马、纸房子,丧礼中使用西洋乐。可见当时广州丧葬习俗之新风气已很开放。同时,它本身固有的中国丧礼也有所简省,“今遭丘文庄仪节不用矣。多行朝夕奠礼,七日一奠,至四十九日止,名应七。或十日一奠,至百日止,名应旬。”20

  当时的四川处于内地,可它也受到了西方风俗的冲击和影响,很多上层人物、开明人士尝试新式的葬礼:在服装上,主人和男宾在左腕上佩戴黑纱,女宾在胸前戴黑纱,在悼念祭奠上,陈设挽联、花圈,并在灵前安放死者的照片,这几乎与现在无异了。

  南京同样是内地城市,但它比四川更多了一份浓厚的文化氛围,在丧礼上它也出现了不少变化,也开始出现从简、省事、省时的现代文明的丧礼,“亲友闻讣,往唁。继以酒果。至四十九日乃止。讣状载明奄丧之期。奄丧,即不受吊。以孝子或无兄弟,或多事务,不能日日俟宾,故便宜以从俗也。”21

  以上各地虽然与西方接触程度不同,但它们的丧葬风俗都有或多或少的变化,这说明当时社会风俗的演进是一种趋势,是走向文明的进程,故而丧葬风俗的变化被广泛接受、采纳。

  (三)、晚清丧葬习俗随老百姓思想意识的改革而演进。百姓中很多人开始不相信灵魂,不相信鬼神,他们不再惧怕死人、死尸。这时在一些地方成立了专门从事丧葬义举的组织,在天津有捞尸会,“捞无主溺死之尸,掩埋义地”;22有掩骨会,“在西门外,此有‘西伯遗风’牌坊。城西、城东设立义地三处,葬埋无茔地棺木。每年春、秋二季,着人各种捡取暴露骨骸,又名‘拾骨会’。”23在北京有带子会,“带子会者,社会互助之良法也。入会者率为工业平民。或自顾衰老,或家有老亲,月纳微资,猝有死亡,报之于会,则殓事毕备。至于鼓乐、棚杠以迄庖茶、奔走,皆会员也。人各系一白带,故曰带子会。”24这些义举也是晚清丧俗中的一个新内容,它尤其反映了晚清寻常百姓对丧葬也有了新认识。

  以上三部分内容,即晚清在西潮影响下丧葬风俗变革的一些典型代表。

  三、晚清丧葬习俗变化之我见。

  晚清时期丧葬风俗出现了以上这些变化,这对于传统的丧葬习俗无疑是个很大的冲击,对于改变整个封建礼仪制度也无疑是一个新开端。它反对封建的厚葬久丧,反对迷信,反对繁琐形式,吸收了西方的一些丧葬风俗。新习俗的产生与中国传统的丧葬风俗比较,可以说是一个近代化的进程。晚清丧葬之事既表达了对死者的哀思,又简单实际。从而一方面在当时起到了移风易俗的目的,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进步,使整个社会风气得以开放,带动中国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晚清丧葬风俗的变迁为以后,主要是为民国年间丧葬习俗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如,民国三十二年十月三日,国民政府考试院长戴传贤在重庆举行礼制研讨会,会后出版了《北泉礼仪录》一书。书中对丧葬之礼作出了许多规定,“自始丧至入殓,不得过三日。既殓,设帷、置案、立死者灵位或遗像”;“亲友闻讣,得致书唁丧主或死者家属,以文简情挚为主”;“丧服期满,应行礼释服,然应于左臂佩黑布一道以志哀。”25这些规定有许多是源于晚清丧葬风俗的内容。

  显而易见,晚清丧葬风俗的变迁对当时、对后世都有积极意义。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一社会风俗向着积极的、进步的方向变化呢?我以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社会发生变革,阶级间相互斗争,从而引起了传统风俗的变化。被统治阶级反对统治阶级的表现之一就是反对维护统治阶级的旧风俗、旧礼制。太平天国军金田起义,进入两湖,占领南京,建立政权。之后,在稳固的统治形势下,太平天国就开始了自上而下的风俗、礼制改革,如整顿社会不良风气、改革发式与服饰、颁布新历法……当然对丧葬礼仪的变革也成为太平天国改革的重要内容。

  第二、晚清是一个中西文化大碰撞、大交汇的时代,伴随着西方列强军事、经济和文化上的侵入,在西俗东渐中,中国社会风俗得以演进。此时,大量的西方物质、精神内容传入中国,国人中很多人留洋,以洋人、洋事为鉴。西俗、洋货在中国流行,使得中国传统风俗出现了近代化,其中丧葬作为重要礼仪也受到了西俗的很大冲击。

  第三、在西俗影响下中国近代风俗产生,这其中不可忽视中国传统思想对其发挥的作用。以薄葬为例,早在先秦时墨子就主张薄葬,这一思想在以后仍有发展,特别在魏晋时盛行薄葬。到了清代,黄宗羲、陈确都积极主张薄葬俭葬,并且身体力行。这一观念对晚清丧葬习俗有不小的影响。

  第四、中国近代史上各种思潮相继出现,此消彼涨,但无论哪一思潮占主导,它们几乎都是主张变革的。中国的一批先觉者提出学习西方,革除自身陋习,建立一个先进、文明的新中国。在这样一个提倡社会变革的社会里,人民的意识、观念、行为、习俗定会有变化,其中丧葬习俗也必然会出现新气象。

  在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晚清丧葬风俗必然会有许多变化,但由于那是在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整个社会仍处于封建统治之中,特别是中国几千年形成的灵魂不灭和鬼神崇拜的迷信思想根深蒂固,故而丧葬风俗变化不会过大、过快,而是仍然保留许多古代风俗习气。如厚葬久丧、讲风水等陋习仍然存在,当时有文曰:“凶丧之礼,少数士绅,曾有改革陋俗、力从节俭之举。行之未久,旋即复旧。近今以来,日趋奢靡……”26又有文曰:“京师出殡,最为虚费,一棺舁者百人,少数亦数十人。铭旌高至四五丈,舁者亦数十一,以帛缠之,至用百余匹”;27又如保留旧习以怀古之习气尤重,“八旗殡前,各树其所隶旗。殡仪有驼马,帐房及黄鹰,细犬之类。”28这些显然是八旗入关后仍不忘游牧生活而在丧葬礼仪上的表现;再有官府禁止丧葬之礼变化,以至旧丧葬习气难以改变,当时江南因地少而兴火葬,然而清政府将进行火

  葬者定罪,以此来加以制止,从而保留古风,维护封建伦理道德。以上种种决定了晚清丧葬遗古之风仍很普遍,且改变起来很难。

  总之,晚清丧葬风俗的变迁,是当时社会变革的必然趋势。由于晚清特殊的历史地位,特殊的历史时代特征,使得晚清的丧葬风俗表现为形式上的“新旧并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但是,丧葬风俗随着它的不断变迁,旧习气、旧风俗必然会被新风尚取而代之,新风气必然会从某地发展开来,推广到广大地区去。这是历史、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社会文明的趋势。

  简又文:《太平天国典制通考》,香港简氏猛进书屋,1959年7月,第1721页,第1686页,第1852页,第1724页,第1829页。

  李文海:《世纪之交的晚清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第40页。

  《近代史资料》,1963年第一期。引自严昌洪著《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第33页。

  《汪穰卿笔记》。选自《近代稗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

  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6年3月,第八册,第3541页。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15页,第72页,第13页,第264页、第149页。

  《清稗类钞》,第八册,第3544页。

  齐如山:《故都三百六十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10月,第51页。

  《汪穰卿笔记》。

  罗澍伟点校《天津事迹记实闻见录》,选自《津门杂记、天津事迹记实闻见录》,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0页。

  夏仁虎:《旧京琐记》,选自《旧京琐事,旧京琐记,燕京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年7月,第41页。邓子琴:《北泉礼仪录》,选自《中国风俗史》,巴蜀书社,1988年,第384页。

  《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第178页。

  《燕京杂记》,第121页。

  《旧京琐记》,第73页。

聚合标签:

有用+1! ()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点击排行

本站推荐

[!--temp.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