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丧葬文化丧葬文化

论儒家丧葬哀思观

管理员2019-07-16【丧葬文化】人已围观

  [摘要]儒家经典中蕴藏着丰富的丧葬“哀思观”。哀思是丧葬礼仪的灵魂,对哀思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制

  定了一些较为苛刻的哀思规范,但也提出了一些合理的节哀思想。[关键词]儒家;丧葬;哀思观[中图分类号]D632.9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5136(2017)01-0022-03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

  所谓丧葬哀思观,是指人们对于丧葬活动中表达哀思的

  观点和看法。儒家思想作为长期在传统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显学,对传统社会的殡葬行为与殡葬活动也有着很深的影响。儒家经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品读儒家经典,不难发现其对于丧葬中的“哀思”多有表述,折射出儒家关于丧葬活动的“哀思观”。

  一、“哀思”是丧葬礼仪的灵魂儒家认为,一场成功得体的丧葬活动都应该以凸显家属对逝者的哀思之情为前提。如果去除了“哀思”这一灵魂,场面再宏大的丧礼也势必因违背礼制而走向反面。因为举行任何丧葬活动的核心目的就是要表达生者对亲人故旧的哀思之情。这种哀思之情因生者与死者的关系不同而程度各异。在《论语》里面孔子极力推崇周代为父母守丧三年,也就是哀思三年的传统,他的一个学生宰予不以为然。孔子斥责他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1]孔子认为,孩子光生下来三年以后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为父母服丧三年表达哀思是天下通行的丧礼。这是一种人类基于报答养育之恩而产生的自发行为,是一种基本的人伦道德。他进而质疑宰予对他的父母是不是也有三年之爱。

  哀思是丧葬礼仪的灵魂。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以及集中体现儒家丧葬礼仪思想的《礼记》中也多处表达了这种观点。

  在《论语》里面,有个叫林放的人问孔子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这个问题的意义重大。对于丧礼,与其治办周备,宁可哀丧过些[2]。(林放问礼之本,子曰:“丧,与其易也,宁戚”。)在《礼记》里面,进一步表达了儒家的这种观点。孔子的学生子路对人讲:“我听夫子说过,举行丧礼,与其悲哀不足而冥器和衣衾有余,不如冥器衣衾不足悲哀有余[3]。”孔子认为,衡量一场丧礼成功与否的标准不是看它使用器物的多少和排场的大小,而是孝子所表现的悲戚之情。

  儒家认为,哀思在不同的丧葬场合因生者与死者的关系

  不同表现的程度各异,但它在丧礼中的主色调不可改变。

  父母等至亲有十月怀胎之辛,三年怀抱之恩,终生关爱之情。因而对于父母等至亲的哀思之情是最为深重的,表达的是孝子无尽的悲哀和绵绵的相思与眷恋。在《礼记》里面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孔子在卫国时,遇到有人送葬。孔子在一旁观看,说:“丧事办得太好了,足可以作为准则了。你们要用心记住。”孔子的学生子贡说:“先生为什么称赞那丧事办得好呢?”孔子说:“其往也如慕,其返也如疑[4]”。意思是孝子送葬时像个小孩跟在父母身后啼哭。下葬返回时因亲人已留在墓中而迟疑不愿意返回。”孔子之所以称赞这场丧礼办得好,是因为他认为孝子非常到位的哀思表现很好地突出了丧礼的灵魂。对于父母亲等至亲去世,儒家认为君子有终身的哀思,就无一时的遗憾[5]。(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

  儒家认为,当遇到与自己无亲缘关系的邻里乡亲办理丧葬活动的时候也应该表现出合理的哀思。儒家经典《礼记》认为:“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临丧必有哀色”[6]。意思是邻家有丧事,即使舂米也不要歌唱。(古代舂米时一般号歌)邻里中有殡殓待葬的,不要在街巷中唱歌。参加丧仪脸上必须要有悲哀的表情。孔子有一次参加邻里的丧礼,看到一些人在灵前举止轻佻,他非常气愤,说了这样一句话:“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7]”

  儒家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懂礼。人情是礼产生的根源,礼是缘情而作。兔死尚且狐悲。作为同类,遇到素不相识的人家办理丧事,也应该要表现出哀悼之情才符合做人的礼节。《论语》中指出“齐衰者,虽不狎,必变[8]。”意思是遇到穿丧服的人,即使是不认识的,也表示哀悼。

  二、哀思的表现形式儒家认为,对亲人的哀思发自内心但却要通过一些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外在表现形式包括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衣着服饰、丧期饮食、居丧居所等诸多方面。1、面部表情

  一般情况下,面部表情是人的内心活动的真实写照,是

  论儒家丧葬哀思观

  钟启顺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2017-03-27

  钟启顺(1972-),男,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殡葬文化、殡葬法规。

聚合标签:

有用+1! ()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点击排行

本站推荐

[!--temp.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