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丧葬文化丧葬文化

父亲三个月祭:父亲,你是我人生的标杆

管理员2020-03-11【丧葬文化】人已围观

  父亲,你永远是我人生的标杆

  ——父亲三个月祭

  父亲走了,永远的走了,在今年的中元节——农历辛卯年的七月半,一个月圆的日子,一个传统祭祖的节日里,一个怀念亲人的节日里……

  父亲病重卧床不起到去世,只有短短的五天,这以前,他已经和病魔抗争了十年。

  父亲最后的日子里,我们兄弟姐妹六人除了小弟庆红在沙特出差,其他几个轮番守候在他的床前,学医的姐妹俩给他输液、吸氧,兄弟几个陪床守夜,期待着父亲能像以前几次有惊无险,转危为安。然而,我们却万般无奈地目睹了父亲如油枯灯灭般的最后生命历程:七月半上午九时三十八分,输液管里的液体已不再下滴,父亲不顾儿女们深情的呼唤,安详的闭上了眼睛,只有床头氧气筒湿化瓶还徒然的冒着气泡......

  我和弟弟含泪找出父亲生前最喜欢的衣服,弟弟先把衣服穿在身上给父亲暖衣后再脱下,人称“桃花娘子”的邻家姑姑给父亲穿上,母亲拿来鞋底贴了荷花剪纸的寿鞋,父亲就这样脚踩莲花祥云,驾鹤西去了……

  按照习俗兄嫂们请建军先生给父亲选择了吉日,是农历的七月二十六,乡亲们说,是父亲记挂在异域他乡的小弟弟,要等他赶回来见上最后一面。我们兄弟姐妹一起亲手给父亲布置了灵堂,灵堂中间那个大大的“奠”字,是大哥亲手描的,两侧的对联是弟弟撰好后由我夫婿华山写的,堂前桌上摆放的是我四年前陪父母去横店玩时我亲手拍的照片,照片上父亲一如生前含笑慈祥的看着我们……

  当晚20:02:04,大孙女君兰写的“爷爷,一路走好……o(︶︿︶)o”通过QQ签名,紧跟着,21:26,小外孙傅晖写的“外公走好,我们会想念您”通过QQ签名,这是晚辈们最早向全世界发出的讣告,继而,孙子孔明的祭文《爷爷,您坚强了一辈子了,好好休息一下》和施旸写的《时间是贼,偷走一切》相继在腾讯网发表,小孙女兰亭制作了《献给给了我们生命的爷爷》动画片在YY网上发表。

  我负责给父亲写悼词,这个过程中,我翻阅了县委组织部珍藏的《磐安县组织史》和县档案馆收藏的档案(并入东阳县期间的档案在东阳未去查阅),才真正完整详细的了解了父亲。父亲1953年在第一次普选中当选为磐安县飞山乡副乡长,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1954年2月1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3月到1956年3月任飞山乡政府乡长,1956年3月到1962年12月任飞山乡总支副书记。1963年国家困难时期,他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要求回家务农,后一直在方前村担任主要村干部共30余年,先后担任大队长、党支部书记职务,并曾兼任方前公社革委会副主任、方前乡党委委员以及方前镇城建办副主任等职。多次被选为东阳县党代表、人大代表,磐安县党代表、人大代表,多次荣获省市县先进和优秀党员称号。

  这以前,我对父亲的了解是来自于母亲的叙说:在我出生前,家里已经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兄弟姐妹间隔年龄都是两岁。父亲当时是我们县最年轻最有前途的一名乡长。由于当时的农村是按出工领口粮,母亲被我们四个小孩拖累根本无法参加集体劳动,因而也领不到基本的口粮,父亲的工资自然负担不了一家大小,再说他更不忍看母亲和我们在家吃苦,因而不顾自己的前途,也谢绝了上级的挽留,毅然决绝辞去乡长职务回家务农,后来一直在村里担任支部书记三十多年。

  这两个版本虽有一点出入,但无论如何,父亲都是高尚的,不管是出于响应国家号召,还是出于照顾家人。父亲唯一没有考虑的就是他自己。

  记忆中父亲是公而忘私的,一年到头总是忙着集体的事,去县里镇上开会回来如未到收工时间他都要到生产队劳动,夜里常常被邻里纠纷、夫妻吵架等调解占有,甚至经常通宵。(现在想来,父亲70岁就得了帕金森氏症,是源于以前熬夜过多,体力和脑力透支)。

  记忆中父亲基本没时间光顾自留地,因此我们家自留地里的菜总没有邻居家的好。邻居家的冬瓜,白菜,番薯,藠头都是大大的、多多的,而我们家的都是很小也很少。

  记忆中父亲在冰雪天带领村民趁着农闲修水利,他自己卷起裤腿赤脚跳进冰冷的水中砌坝,脚跟被冻裂开长长深深的口子,晚上回家让母亲在灯下拿纳鞋底的针线缝了,第二天照样上工。就这样修起了自己的电站,村民亮上了电灯,用上机器碾米轧面,结束了徒手舂米磨面的日子。

  记忆中父亲每次出差开会回家,都会变魔术般在随身的包里摸出一些零食来,或许是几粒糖果,或者是几个水果,甚至是几根油条或几块蛋糕,也有时候是把会议发的纪念品诸如一支钢笔或者一个笔记本转送给我们,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一切对于我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礼物,足以让我们开心自豪很久。因此我们小时候总盼望父亲出差能早点回来。后来我长大成家有小孩了,每次出差都记得给儿子带点小礼物,就是源于自己小时候获得礼物的那些温馨记忆。

  我忘不了小时候父亲带我去村旁的小溪游泳,使我成为始丰溪畔第一个敢公然在大白天下水游泳的小姑娘,忘不了父亲托着我的下巴教我划水浮水,使我学会那自创的“狗刨式”泳姿,再也不肯学正规的“蛙泳”“蝶泳”。

  记忆中父亲在家里话语不多,更多的是用他自己的行动影响我们。对我们兄弟姐妹的管教基本是母亲的事,一方面母亲对我们要求严厉,另一方面母亲对我们一视同仁,过年添新衣服也好,别人送的一碗点心、父亲带回的一点零食也罢,母亲总是给我们公平分配,兄弟姐妹共同分享。但是我却也常听到父亲和母亲在人前背后夸我,小时候说我懂事,读书了说我字漂亮,暑假干活说我手脚麻利……我就是这样在关爱和鼓励中长大的,我就是在这样一个有着一家八口、兄弟姐妹六人,虽然经济拮据、却是快乐温馨的大家庭中长大的。

  上大学了,工作了,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却离不开父母的牵挂,每次我们回家,父母接待贵宾般的接待我们,母亲忙着做饭,父亲一趟一趟的跑镇上买菜,买酒,买饮料,忙的不亦乐乎;父亲每次来县城,还不忘给我们捎来家乡土特产,或是鲜活的鲤鱼,或是滴翠的时鲜蔬菜,或是方前节日小吃,年糕,馒头,清明果,卷饼筒等等。父亲从没有问我们在单位什么工作,什么岗位,但却时时关注我们的成长,电视上、报纸上看到有我们的消息都会非常高兴。他还常常提醒我们要珍惜岗位,勤奋工作。

  父亲老了,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仍然不肯享清福,依然和母亲在家种田喂猪,勤俭持家,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他毕生只为别人考虑,从没想到自己,就是到最后离开的日子,也选了周末,七月半,是怕影响我们工作。

  父亲走了, 他带走了些许自豪和一些遗憾,给儿女们留下了无尽的思念和深深的内疚。除了几本奖励证书、代表证书和几张奖状,父亲没有留下像样的遗产。但是父亲留给我们的是他一生高尚的品行和人们心目中崇高的威望,就如小弟给父亲撰的嵌名挽联:“慈恩垂晚辈得子孙仰尚,忠心献村民获一方嘉许”

  父亲,你是我人生的标杆,我们永远怀念你~!

聚合标签:

有用+1! ()

上一篇:弦月千殇

下一篇:周年祭情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点击排行

本站推荐

[!--temp.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