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殡葬风俗殡葬风俗

墓地断想

管理员2019-06-27【殡葬风俗】人已围观

  圣经上说,你来自尘土,又必将回归尘土。所以灵魂就选择了大地。所以坟墓最本色的位置即在泥石和草木间。那是生者和死者晤面、交谈的地方。是一个退出时间的人最让她(他)的热爱者和思念者牵挂的地方。那儿最安静、最朴素,语言最少,惟一葳蕤的是草木,是静悄悄自个生长的东西。那儿没有生活,只有睡眠;没有肉体,却有灵魂。那么多生前素不相识的人聚在一起,却不吵闹、不冲突。不管生前是什么,做过什么,现在他们是婴儿,上帝的婴儿。他们像婴儿一样相爱,守着天国的纪律……

  一本书中提到,在法国的一处公墓里,有位中国旅人发现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一座坟前竟立有两块碑石,分别刻有妻子和情人的两段献辞。作者想,一个多么幸运的家伙!竟从人间掳掠了这么多好东西!他尤其称赞了那位妻子,对她的慷慨和大度深为感叹。同时他又想,这究竟是个怎样优秀的男人呢?

  倘若缺少了墓地,人类会不会觉得孤独而凄凉?灵魂是缥缈的,而墓地则提供了一块可以让生者触摸到死者的地方,它客观、实在,具有可觅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死亡本身的寒冷和残酷。在心灵敏感的生者眼里,墓地不是冷却、凝固、窒息的存在,它拥有体温,生者的爱可以赋予它一切,赋予它重新的呼吸、脚步、思想……在那里,人们和曾经深爱的人再次相遇,互诉衷肠,重温旧梦,消弥思念之苦。

  愈是具有宗教感的民族,愈重视自己的墓地,甚至视若家园的一部分。

  我看过一些关于欧洲乡村墓地的照片,美丽极了,和周围环境的搭配看上去是那么和谐,花草繁盛,色调温煦,景线柔和,丝毫没有那种遭歧视的甚至带有凶险、狰狞意味的“异域”、“畸地”、“冥府”之感。给我的印象就有点儿像中国农民房宅后的“自由地”或“小菜园”什么的,属于一种生活式的匹配关系。一点也不刺眼、不突兀。难怪有人说,在欧洲,甚至在都市里,墓地是恋人们常去的浪漫的地方。我有点不明白,为什么东方人常常把最恶劣的环境、把那些生活不愿涉足的偏壤留给墓地,留给那些已经无法选择和拒绝的人。在古典的东方文化意象里面,墓冢常给人落下“荒野、阴风、凄雨、黄沙、蒿草、厉鬼……”的印象,令人不寒而栗、恐避不及。

  或许是不同的生命理解,尤其宗教意识缺席的缘故,墓地在东方人心目中,总是处于边缘位置,属于被旁搁被遗弃被“打入另册”的角落地位,大有“生命不得入内”的“禁区”之嫌。所以,东土墓地,便多了份孤苦与凄冷,少的是温情和眷顾,显得落落寡合、神情凄凉,给人颓败、落寞、萧瑟之感。同时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对墓地的访问次数普遍少得可怜,大多是在清明时节才偶尔被提醒,去偏荒的坟头上拔拔衰草=烧烧纸钱什么的——连这也多出于对亡灵和鬼魂的恐惧!属被动的“遭遇”而非积极的“亲往”。而在西方人眼里,情形就完全相反了:墓地和教堂、公园一样被视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处于环境的中心地位。在他们心中,生与死之间好象并无太大的隔膜,从生活的繁忙中解脱出来去一趟墓地,并不需要太远的路程、太大的心理障碍和灵魂负担,无须特殊的理由和民俗规定。在仪式上亦简练、单纯、真诚得多。西人对墓地的态度,不仅仅是尊重,而且是热爱,是一种神性的膜拜……死亡和生命被看得一样神圣!

  总之,墓地在东方文化视野里,是灰暗、泥重、沉疴和苦难的形象。而在西方人生活中,则明亮、静雅、生动得多。前者是阴森,是僵滞,后者乃肃穆,庄重。前者以沉寂与阴郁来塑造。后者取宁静的素色作批覆。形意差去远矣。

聚合标签:

有用+1! ()

上一篇:俄罗斯墓园文化

下一篇:生态殡葬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点击排行

本站推荐

[!--temp.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