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殡葬风俗殡葬风俗

福建福安礼仪习俗

管理员2020-04-18【殡葬风俗】人已围观

  婚嫁

  封建社会里,男女婚嫁一向由父母包办。传统婚姻礼仪,习惯上有说合、送小帖、送大帖、送日子、送礼鱼、迎娶这几个阶段组成。虽然名称不同,但仍然可以看出古代婚姻六礼遗留的痕迹。成婚前礼仪

  说合

  男女到了婚嫁年龄,家长就着手给儿女物色对象。一般由男家父母托媒人向女方求婚,倘女方父母同意,就开具女儿生庚,男方将双方生庚放到灶君神龛里,经过一段时间,家中一切顺利,就可请算命先生推算男女青年生庚八字有无“冲”“克”现象,俗称“合婚”。

  下小帖

  合婚认为男女生庚无“冲”“克”后,男方家长与女方家长就聘金、聘礼、妆奁、婚期等进行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由男家择吉日送礼到女家,为小聘,俗称“小定”。

  送大帖

  男家再次选择吉日,送乾坤帖、聘金、聘礼、布料至女家;女家回送以糕果,并送新郎布料,为大聘,俗称大定。这是成婚阶段的重要仪礼。

  “送日子”

  送过聘礼后,男家再给女家送礼,并将选定的结婚日期通知女家。至此,男家等着迎娶新娘,女家忙于准备陪嫁妆奁。

  迎娶礼仪

  迎娶前一天,男家大抵杀猪,送“压轿肉”给女家,女家则于同日把准备好的妆奁,分门别项,由两个执事以一杠抬一项,叫“一杠”,“迎杠”队伍在鼓乐、鞭炮声中列队而行,煞是气派,所以当地歇后语有“陪三十六杠——满路红”,这是有钱人家“迎杠”展示豪华场面的写照。当晚,新郎、新娘各自祭拜祖宗。新娘还得向其亲属长辈行拜别礼。

  迎娶之日,女家设午宴请亲友,俗称请“出门昼酒”。男家摆酒席遍请亲友,俗称请“新妇酒”。午宴后接亲队伍前往女家。清代富人家接亲很排场,接亲仪仗队以大铜锣开道,后面有彩旗、大红宫灯、宫扇、凉伞、鼓乐、花轿相随。

  民国初,县城还有专门出租各式花轿的店铺。花轿到达女家,新娘凤冠霞帔,盛装而待,上轿前必须伤心哭嫁,以避凶煞,并与各兄弟举行“分家契”仪式,最后由全福的长辈搀扶上轿。弟妹各一人伴送前行。花轿大抵天黑到达男家,再由男家全福长辈出来,揭去轿门上的“轿前符咒”,点火焚化,然后开启轿门,“正中姑”(全福小女孩担任)请新娘下轿,再由“伴娘妈”(通晓当地婚姻礼仪的老妇)搀扶到大厅,等待举行拜堂成亲大礼。当花轿到男家大门口时,新郎及其父母兄嫂必须上楼回避,以示身份尊上,将来镇得住新娘。经“子弟官”(全福小男孩担任)来回上楼三次相请,新郎身着长袍头戴礼帽,下楼与新娘拜堂,三跪九叩礼毕,新娘由全福长辈持喜烛、捧斗灯(在围上红纸的红漆圆形木斗内置大米、红蛋、镜子、剪刀、尺子、筷子、戥秤、点燃的油灯而成),缓步引入新房,新娘进入新房后端坐床沿,让人观睹,俗称“瞧新妇”。拜堂后,大厅上摆起晚宴请亲友,俗称“请接亲酒”。一般午宴的“新妇酒”宴请女宾,晚宴的“接亲酒”宴请男宾。“接亲酒”罢,另备一桌精美丰盛的筵席,俗称“佳期酒”,赴席者多为预先选好的父母双全的好命青年,喝“佳期酒”和闹房往往间杂进行,直至拂晓。

  迎娶次日,天一亮新娘便在“伴娘妈”的引领下进厨房行“下厨礼”,当天新娘还得参拜亲属长辈,行“见客礼”。当夜,伴娘妈备办糖茶、点心两份送入新房请新郎、新娘一道吃用,俗称“送房”。相当于古代喝“交杯酒”礼仪。

  迎娶第三天,新郎须陪伴新娘同往岳父家,即新娘“回门”,新郎“做女婿”。女家要摆“女婿酒”宴请女婿,于当日返回男家,至此,整个婚嫁礼仪才告结束。

  通婚制约

  民国以前,县人同姓男女不通婚,民国时,法律只禁近亲结婚,故有少数同姓男女结婚。这时期,男女接触机会逐渐增多,有了双方交往谈恋爱的自愿婚姻,但议婚仍受双方父母制约。1949年后,男女结婚大多先自由恋爱,尔后由父母出面为其订婚并举行婚礼。丧葬

  葬礼是殡殓祭奠死者的礼俗。福安民间葬礼既有社会习俗的特点,也混杂着信仰及迷信的成份。它由送终、停尸、戴孝、守灵、出殡、墓葬几个阶段组成。

  送终停尸

  病人弥留之际,亲属须赶到现场,听取嘱咐,送别死者,俗称“送终”。人咽气后,即在大门口贴出白纸讣告,俗谓“门白”,并派人通知有关亲属,叫“报丧”。人死后尸体不经前厅而由左右侧边门并经露厅入后厅灵床安放,俗称“停尸”,经过露厅,须撑雨伞遮住尸体。如果人死在楼上,不能经过楼梯移尸,必须撬开楼板,用绳索吊下死者尸体,按上述规矩移尸后厅。

  整容入殓

  人死后,死者的亲属须到水井或溪河点香烛焚纸钱向龙王买水。按死者年龄倒入相应杯数的水,放入柚叶烧汤,为死者作象征性沐浴,由儿子和媳妇前三后四,拂拭其背,然后换上预制的殓衣(俗称“寿衣”、“老衣”),殓衣上不能有字迹,少则五层布,多至十三层布,取单不取双,穿上鞋袜各一双,整容毕,让死者手握桃枝、以草木灰为实的粽子,口含冰糖,脚朝后天井方向仰卧灵床,在灵床前点起油灯,焚烧纸钱,举家哀哭。除炎热天外,一般停尸三天后即入殓,如遇“重丧”、“三丧”忌日,则不能哭亦不能殓。

  棺木有海棠式和长方形两种,入殓前须用桐油、蜊灰、面粉熬成油灰漆刷,俗称“布柴”。入殓前,孝子须屈膝给收殓者捧上甘草茶、蛋和红包,收殓者将甘草茶倒少许入死者口中,踩破茶杯,拣一碎片放于棺内,并用筷子量死者鼻子,看安放尸体的位置是否端正。然后折断筷子,留取半截,半截夹上瓷杯片放入棺中。接着收殓者将寿被和“荷封”(麻布制成)盖到死者身上,将长出部分剪下,留给遗属作荷包和包鞋戴孝。盖棺后,子女手执哭丧杖举竹篾之类燃起阳火把绕棺材行三圈,叫“环柴”,然后在棺木上点起油灯——俗称“柴头灯”。殡殓才告结束。

  戴孝守灵

  父母死亡,儿女须戴重孝;夫亡,妻不必戴孝;妻亡,夫不必戴孝;小辈亡,长辈不戴孝。长辈死,所有小辈都得戴孝;长孙,长侄要戴重孝。戴重孝者须着麻衣麻鞋,一般戴孝只穿白,束白布条,或佩戴白纱、黑纱,在鞋头嵌一块白布即可。戴轻孝数日后即可脱去,戴重孝头发须留蓄四十九天,有的须“百日”、“周年”或“三年”后方才脱孝。

  人死后,在厅堂设神主牌位,俗称“灵牌”。人亡七日,多请僧道诵经(拜忏)超度亡灵,俗称做道场,又叫“过七”。人亡三年,亲属除灵脱孝叫“做三年”。殷富之家逢“三七”、“五七”、“七七”、“百日”、“周年”都要做追荐佛事。做过道场,就在大厅设神主牌位及帘桌,早晚供祭茶饭,有供四十九日的,也有供百日的,此后每逢初一、十五日定期上供,直到三年为止。1949年后,随着后厅棺木及时安葬,孝帘供祭的已渐稀少。

  出殡墓葬

  境内旧有停棺三年后出殡之俗。直到民国年间,城乡还随处可见停放棺柩,棺柩停放日久朽腐散裂,极不卫生。故民间有人死后七天内下葬不择日子、不看风水之说。一般穷人家,遇丧事,临时择地掘一墓室,草草安葬,俗称“做红冢”。待日后再修墓面,或修好新墓后,再捡骨殖重行墓葬大礼。当地坟墓多依传统构筑,由墓室(一般平行两个)、墓碑、墓坪、墓面组成,外观颇似靠背椅。明以前用石,清以后始用三合土砌筑。除“寿坟”外,一般砌好墓室即可下葬,日后安放墓碑,继修墓面。在砌墓室时,须埋下文房四宝、七宝,墓身大小,清以前有规定按品级,民国以后视身份和经济能力自定。

  墓室砌就后,即可择日出殡。出殡时亲属披麻戴孝并于灵柩前设祭品,按亲疏辈份依次上前拜祭,俗称“哭祭”。然后“发引”,前面以带枝叶竹竿上挂蓝白布条(即“引布”、“功布”)下系大锣,由若干人扛着鸣锣开道。继以挽联、挽幛,死者遗像及神主魂轿、香亭、乐队、灵柩、死者遗属、送葬来宾等。灵柩在哀乐声中抵达墓地,停棺墓坪,廉村、赛岐以下有潮水的地方,等候涨潮时刻进葬。没有潮水的地方选择良辰进葬。葬前先用儿子衣服揩拭墓室。封墓门时,须往做墓师傅嘴里塞肥肉,如死者配偶不是同时下葬,则其墓室中,必须挂上八卦钱,点上七星灯,并放入鸡蛋两个,将来开穴,以鸡蛋能否孵化成鸡,视为儿孙能否繁衍昌盛的预兆。葬毕,地师张伞站立坟头,高声拿腔说吉利话,俗称“喝龙”,同时撒上五谷、竹钉、钱币等物,象征五谷丰登,人丁兴旺,财源茂盛。这时儿子们争相捡拾,或由舅舅平均分给,儿子们将内装有五谷的香火袋,带回家中,挂在楼仓内。

  封过墓门,取下“引布”、“功布”,换上红彩,送葬者脱去孝服换上喜服,妇女则换穿红裙、红袄;儿女媳妇各提马灯一盏,上贴写有“百子千孙、五代同堂、长发其祥”等字样红纸条。同时儿子们分别将点亮的“斗灯”和撒上食盐的烧红炭钵装入箩筐中挑回。斗灯和火钵的数量按儿子的人数定。这时,乐队改奏喜乐,送葬队伍列队回还,俗称“回龙”,亦称“回虞”。到家后,大厅高烧红烛,供起祭礼,亲属来宾分别上前行跪拜礼,号称“虞祭”。祭毕,摆上俗称“搓圆”的汤圆,款待亲友来宾,并设午宴或晚宴,宴谢亲朋,丧葬至此,服满孝除。喜庆

  满月

  婴儿生后三日,用菖蒲草药熬汤为之沐浴,俗称“洗三旦”。此前,婴儿父母要送“蛋酒”给外婆和有关亲戚以报喜,外婆家则回送给婴儿衣物,供其洗三旦时穿用,亲戚则送公鸡给产妇。满月那天,须给婴儿剃“满月头”,将剃下来的胎发悬放门户高处,希望孩子将来胆大气壮。富家婴儿满月要摆“满月酒”。一般人家则在满月那天,将婴儿打扮一番,抱出内室与亲友见面,同时煮蛋面款待来宾,并向亲邻分送煮熟的红蛋和糕饼,俗称送“剃头蛋”。亲邻则于满月前后分别送礼物往贺。

  做晬

  小孩周岁,俗称做晬,届时一般人家须办酒席宴请亲邻,亲邻亦以衣物为贺。

  生日

  不论男女记下诞生日期(一般取农历)。以每年这天举行庆祝,即“做生日”。逢生日一般只由家人煮线面一碗,蛋两只吃用,线面细长,谐音“长命”,蛋雅称“太平”,故取其“长命平安”之意。兙年代前,很少送礼和摆酒庆祝,80年代,独生子女增多后,小孩生日,父母为其在酒家设宴请客者渐多,青少年过生日聚餐送小礼物也较流行。

  庆寿

  人活五十,年已半百,故五十开始做寿,十年一庆,五十岁寿称“做五十”,六十岁寿称“做六十”。境内庆寿不取生日,一应在春节举行。正月初三到十五为庆寿、请寿酒的佳期。故一到年底,送寿之人不绝于路,亲戚送寿礼须备联幛、贺轴、寿糕、寿桃、绛烛、银丝(豆扣)、寿酒、猪蹄等。遇到岳父母寿庆,女婿须送成套衣物等丰厚寿礼往贺;到春节,岳家举行寿庆之日,还须备办精美酒席一桌往贺,俗称“暖寿”。拜夀仪式一般“五十”、“六十”较简单。春节间挂寿联请寿酒而已。若是“八十”、“九十”大寿,家庭又较富裕的,场面就非常隆重,寿堂之上张灯结彩,悬挂寿序、寿联,点烛供果。拜夀时,寿者端坐太师椅上,男左女右,让儿孙一对对上前跪拜,拜夀毕,寿者给拜夀小辈分发拜夀红包(钱)。请亲邻吃寿面,并设宴庆祝,叫“请寿酒”。

  交际

  福安人称呼长辈往往加“阿”字,如“阿爹”、“阿嫂”;称呼晚辈加“阿”字,则表示客气,如“阿弟”、“阿姐”。称呼父母又往往加“奴”字,如“奴玛”、“奴奶”。对晚辈,一般直呼其名;对平辈,1949年后直呼其名的越来越多。称谓来源复杂,称父为“阿玛”,源于满族,系受旗人影响的结果,由“阿玛”简略为“玛”,或又加“奴”为“奴玛”。称母为“阿奶”,称“奶”乃其略语。因此,称伯母为“伯奶”,并因产生音变出现有音无字词的称呼。称夫妻为“翁姆”,乃源于闽南话(闽南方言称丈夫为“翁”,称妻为“姆”)。称妻为“老妈”则是保留唐末光州固始南迁时的叫法,今河南固始仍称妻为“老妈子”。今称伴娘为“伴娘妈”,其“妈”音与老妈的“妈”方言音皆为“马”。

  称父亲为阿玛、奴玛、阿爹、阿。1949年后城镇居民多仿效文化人称爸爸。农村亦有称父亲为阿伯、阿叔;称继父为阿叔。称母亲为阿奶、奴奶、奶,1949年后城镇居民多仿效文化人称妈妈;称继母为阿婶。

  称祖父为阿公、公、翁,称祖母为阿婆、婆。称曾祖父为太公,高祖父为太太公;称曾祖母为太婆,高祖母为太太婆。

  称伯父为阿伯,伯母为“阿▓”;叔为阿叔、叔,婶为阿婶、婶。称伯父之父为伯公,伯父之母为伯婆;叔叔之父为叔公,叔叔之母为叔婆。再上一辈,加“太”,如太叔公,太太叔公。称姑母为姑姐、姑娘、阿姐、姐哥(天主教徒称姑母为阿大),姑父为姑丈;子辈称姑婆、姑丈公。

  称外祖父为外公、外头,外祖母为外娘、外婆;外祖父之父为娘翁,外祖母之母为娘婆。

  称舅父为阿舅、舅,舅母为阿妗、妗;子辈称舅翁、妗婆。称母亲姐妹为姨,姨之夫为姨丈;子辈称姨婆、姨丈公。

  称岳父为“丈人”,一般按伯父行第称呼或随妻称呼:阿伯、阿爹、阿。妻称夫之父为爹,夫之母为阿奶、奶。1949年后城镇居民多仿效文化人称爸、妈。

  称兄为哥、阿哥,嫂为阿嫂、嫂;弟弟为弟或直呼其名。称姐姐为姐、阿姊、姊哥,襟兄之妻为姨,内兄之妻为嫂。称夫之兄为伯、阿伯,夫之弟为叔。姑表亲、姨表亲与兄弟行第称呼相似,仅前面加“表”字,如表兄、表姑姐等。民国以前称进入村落的生疏来者为客官、人客,1949年后多以同志相称,亦有称人客。出门见到不熟悉的,大抵以相应的长辈来称呼,或阿叔、阿伯,或叔婆、伯奶。年纪不及已者,加“阿”以示客气:阿妹、阿弟。

聚合标签:

有用+1! ()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点击排行

农村丧葬风俗农村丧葬风俗

本站推荐

[!--temp.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