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殡葬风俗殡葬风俗

福建泉州泉港区人生礼俗

管理员2020-04-15【殡葬风俗】人已围观

  四月日

  婴儿出生满四个月这一天,要做称为“淋黑”的仪式。外婆家还要备办小孩的衣服,以及米香(爆米花)、饼干、大豆、麦粒等食物,送到婴儿家。淋黑仪式要在厅堂中的桌子上平放一个大筛子,筛子中央置一小石臼,石臼上横放一根扁担,让婴儿坐在扁担上。把十二个饼干用针线串联(逢闰年则挂十三个),挂在婴儿胸前。男婴脸朝厅内,女婴则脸朝外,头披一黑巾,接着将满竹管的黑豆、白豆、小麦、大麦及米香的混合物往婴儿头上倒,像雨淋似地从头上掉落到筛子里,边倒边念吉祥语:“淋黑淋豆,吃搁老啊老,淋黑淋麦,吃搁头毛嘴须白。”接着抱婴儿“钻桌脚”,意为此后不怕响雷闪电。举行“淋黑”仪式一般无须宴请亲人,但要向邻居分送一竹管的米香和饼干。

  此日还要举行坐“椅轿”仪式,椅轿是一种流行于闽南地区的用竹子制作的座椅,正放为坐凳,侧放是一张带有围护装置的童椅,可供婴儿或端坐或站立其中。涂岭等地的一些乡村椅轿也为外婆家所送。首先将婴儿安放在椅轿内举行“开荤”仪式。拿一丁点熟虾、熟虾姑及肉、蛋等食物喂婴儿。相传吃虾会聪明,吃虾姑会精于算帐,但不能喂食蟳肉,据说婴儿吃蟳肉长大后若与人吵架,会像蟳一样咬人。有的还用香菇给婴儿擦嘴,称为“香嘴”,使孩子长大后能说会道,不讲粗言野语。

  度坐

  婴儿周岁的时候,是自婴儿出生后最为隆重的一个喜庆日子,此日要举行“度坐”仪式。民间常有“抓周”仪俗,抓周又称抓龟。用一个大竹盘或大木盆,内装红面包一双、红蛋一对,以及书本、剪刀、尺子、算盘各一,此外还有其它文具、玩具、乐器和化装品之类,然后放置在婴儿面前,让婴儿伸手拿,看其先抓着什么。宾主围观,以婴儿抓着之物预测孩子未来的爱好、志向和前途,如先拿书本,则预示将来会读书,先拿算盘则预示日后会经商等。这样的预测虽然毫无根据,但却反映了长辈们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

  外婆家还要为婴儿送来四季穿用的衣裤、袜子、鞋帽、童被、布料之类物品,以及八卦项链、长命锁链、手镯脚环等金银饰品,其中缀绣的“度坐裘”(披风)和虎头图案的虎耳帽、虎仔鞋,颇有特色,寓有避邪,吉庆、长寿之意。婴儿家则必须准备筵席招待外婆家客人及亲朋好友,叫做“周睟”,旧时筵席丰俭与否视其所生婴儿性别而定,是男的丰盛而隆重,女的则一切从简。当日还要向邻居乡亲分送“度坐包”。

  做过度坐以后,婴儿出生后一周年内有关礼仪即告结束。产妇在男孩出生后的第一次送节时,要办四个盘送到娘家,四个盘分别是猪脚、面线、包子和鞭炮。从此以后每逢端午、中秋和年兜,都必须按习俗送节。山腰、前黄一带人家每年八月十五祭神时,还要为男孩加一份“小分”祭品,直至男孩十六岁做“大分”为止。

  命名

  孩子出生以后,就要给孩子命名,当地人谓之“贺名”。人之所以要命名,据东汉著名学者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命。”命名的习俗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里,已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化。在古代为孩子取名属于礼仪的一部分,婴儿诞生后三个月,就要为其命名。古代每一个人的名字都比较复杂,不仅有乳名,还有大名(又称学名、正名、书名);有的人还有字、号,而且字、号还不止一个。

  如今命名时间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出生后只取乳名(或称乳名),报户口或上学之前才取定正名。如今有字、有号的极少。乳名是人们小时候的非正式名字,其取名时间大多早于正式名字,也有的同时取定。乳名为昵称,年长后即不用,只让家里人或亲戚呼唤,外人及晚辈均不称呼,以示尊重。

  名字虽然是人的代号,但它伴人一生,甚至更长。所以人们给孩子取名都很慎重、认真,包含着对孩子一生的希望。若是家庭自己为子女取名,多以父亲或祖父的意见为主。若因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或要进一步慎重其事,就请深通文墨的先生取名,请德高望重的长辈命名,请衔高位显的长官赐名。当地人在给孩子取名上有四个特点:

  一、以贱庇佑。为了易养育、保平安,人们有意给孩子取个轻贱的乳名,民间常见的如牛仔、狗娃、猪娃、狗蛋、臭娃等等。宋代有一取名逸闻,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素不重佛,就给其一子取命僧哥,有人问他:“公素不重佛,安用此名?”欧阳修回答说:“小儿要易长育,往往以贱物为名,如狗、羊、马、牛之类,僧哥之名,亦此意耳。”此俗来源于一段迷信传说:每个人的名字都压在“阎王爷”那里,它想叫谁死,就按名拿人。为了迷惑“阎王爷”,故意不取人的名字,使其在“人簿”中找不到,拿不住就能长大成人。这也算是人要胜天的一种办法。但这种取名法只限乳名,若取学名,则依照以下三例。

  二、按字排辈。宗法伦理始终贯串漫长的封建社会过程中,而与宗法社会观念相吻合的命名方式也于汉代应运而生,影响至今。例如家族早就确定每一辈份命名必须使用的偏旁或文字,前者称局部范字,后者称完全范字。局部范字现较少人使用,一般都采用完全范字。范字就其使用范围而言,又有家族范字和家庭范字之分。一般是儿子们用家族范字,日后要按辈份登录于族谱,而女儿们则用家庭范字。如有的宗族按福、禄、寿、禧、吉、星、高、照、富、贵、康、宁等吉语祥字,按辈排列,看名字即知此人为家族中的“福”字辈、“禄”字辈或“寿”字辈。以前人们给孩子取名还忌与宗族和近亲长辈重名重字,否则就会被人们谴责为“不恭”、“不孝”。现在人们取名,虽不拘于许多戒规了,但与长辈重名重字仍是一忌。

  三、寓有深意。字音响亮,充满褒义,气魄宏大,呼叫顺口,是人们取名一个主要意向。如富、贵、吉、祥、玉、辉、丁等寓意兴旺发达的字眼,常为人所用。取名用字还推崇一些高尚雅致的字,或者来源于古代经典著作中的字词和典故,以此寓含着长辈对子女成材的殷切期望。也有以记事、记人取名,以作为父辈生命历程的一个纪念。由于个人是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因此这类取名法就受到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例如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期间,取名“卫东”、“新民”、“跃进”的大有人在。

  四、避免歧意。人们给孩子取名不仅追求字义好,而且特别注意避免与其它字义不佳的字词同音或近音,以免造成名字的谐音,呼叫时形成歧意,把名字变成“绰号”。例如:名为“秦富”的,就与“情妇”谐音;名为“史贵”的,就与“死鬼”谐音;名为“曾怀丹”的,就与“真坏蛋”谐音。如果不避开这些谐音,就会造成许多尴尬和误会。

  二、成年礼俗

  泉港山腰、前黄一带有成人“做大分”的习俗。人们认为婴儿自呱呱坠地,养育到十六岁已长大成人,都托“王母娘娘”等神灵庇佑(参看本章第一节《做月内》篇)。所以当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要举行成丁谢神礼仪,俗称“做大分”。

  是日请糊纸师扎一座“王母亭”,背对大门立在祭桌上,家中若仍供奉“王母娘娘”,则要奉请到亭中。王母亭配有金山和银山图样,祭桌分为顶界和下界。顶界的供品是五果六斋,面、饭、茶、酒各三,香炉、孩儿灯、果合各一,牲礼视家中经济备办,糕一道,荤素祭碗普遍备八道或者十二道。下界备三十六个桃形磨糕,若年逢润月加一个,用米筛盛着,筛中还摆饭、菜、汤各一碗,牲礼一道。

  排列完备后,主人先上香,然后请道士在王母亭前念咒请神。道士头戴金冠,身着道衣,手执铜铃,年届十六岁的男丁站在道士背后捻香而拜。道士念咒叩请王母娘娘、本境土地公、家中奉祀诸神、房中夫人娘妈降临,主人在旁虔诚三斟酒。请神完毕,由姑姑或姐妹为跪在王母亭前的男丁披上红布和插金花,寓意来日出人头地。

  接下来“称金纸”,用红纸包着纸币或硬币作秤锤,给道士为主人备办的金纸称重量。称金纸时秆尾一定要翘得高高,才显得金纸的丰厚。男丁双手要压在盛金纸的筐沿,旁边两个男人用扁担将挂着一筐金纸的秤杆抬起,道士按秤杆,喊道:“一翘升(足重的意思),孩童保平安。”并叮嘱成年者“从此不再是小孩了,要孝敬父母,努力打拼,早日成家立业……”等勉励之言。所使用的秆和扁担的头尾要用红纸贴封,筐绳用红绳系结。

  一切完毕,道士就辞神烧王母亭,表示敬送王母诸神上天。男丁将戴在脖子上的红布和金花送到自己的房中,主人捧着下界的磨糕在金纸灰上左右各筛三圈,表示圆满。

  三、婚姻礼俗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礼仪不但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而且受到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我国古代婚姻礼仪,有“六礼”之规。六礼即纳采(求婚)、问名(问女姓名)、纳吉(订婚)、纳征(送礼物)、请期(通知婚期)、亲迎(迎娶)。六礼定下了婚姻基本程序,虽然经历漫长的历史长河,但仍为历代参照遵行。泉港现代民间,虽然不是咬文嚼字地行六礼,但从实际活动看,六礼内容都已包含其中。

  说亲

  封建社会婚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有儿女年及冠筓,提亲的人就上门来了。旧时有专司撮合婚事的媒人,专替求亲人家上门撮合,泉港的情况也是如此。传统的所谓“明媒正娶”的“媒”,当然也有至亲的人临时担任的,但往往指的就是专业媒人,这种从业者多为中老年妇女,泉港人称之为“媒人婆”。现时虽兴自由恋爱,但农村仍有媒人活动的空间,大多为媒人先介绍,双方初步认为合适再恋爱,倒也成就了不少美满姻缘。

  近代一般到了十八岁,就被视为进入婚嫁年龄。男方父母托媒人或亲朋好友为儿子找对象,向女方父母提亲。若双方认可,女方父母即将女儿“生辰八字”用红纸楷书“坤造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瑞生”,由媒人送到男家合婚。男方则压在厅堂祖先木主牌前或家中灶公香炉下卜吉,三日内家中未打破碗碟杯盏或家人无头烧耳热不吉之事,称为“三日圆”,视女方“八字头清秀”,对象合宜。否则退回“生辰八字”,以示合婚议订不成。以这种形式拒绝对方,女方认为命该如此,也不介意。还有“对生肖”之俗也是重要的一环,民间流传婚姻中属虎对属狗不合,属蛇对属蛇不合,属马对属马不合,等等,生肖不合,双方均有顾忌。也有的人家请算命先生对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进行卜测,看双方命相是相符还是相克。这些当然是迷信言行,新时期的青年男女都不以为意,开明的长辈也不会计较这些。

  相亲

  相亲俗称对看。合婚顺利后,男女两家都要针对对方的家世、职业、品行等进行一番调查,对婚事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后,一般由男方提出见面“相亲”的要求。日子由媒人与男女两家商定,在女方家进行。

  相亲是婚姻成败的关键环节。男方备办礼物在亲属以及媒人的陪同下到女方家,女方家要打扫门庭,备茶迎接客人。过程中女方要出来敬茶,实则是与男方及其亲属照面;女方亲属也会对男方进行审视。涂岭等地也有女方到男方家相亲的习俗,这是因为女方本人也想亲自看看男方的家庭环境,方才心中有数。境内也出现相亲既不到男方家,也不到女方家的情况,即男女双方选定一个地点,由媒人带去见面。如此经过对看,如双方均感满意,下一步就择定吉日“订婚”。

  订婚

  订婚免不了由媒人作中,双方进行聘金、嫁奁、盘担的“讨价还价”。较开明的女方家长,对聘金、盘担之数并不介意,较守旧的,则是非常苛刻。一般来说,聘金数额视男方的家境等而定,两万元至四五万元不等。盘担一般6至8担,多的达十二担,盘担内一般都是事先定好的各若干斤的面线、猪肉、猪脚(渔村还有黄鱼)等物。泉港与仙游交界的界山镇一带,由于长期受邻邑风俗的影响,礼数较为简易,聘金也大大减少,盘担只有三至六担。现时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很多实物都折为现金交付。

  放小定。“放小定”较简单,男方择卜吉日,当事人与亲人和媒人一起到女方家送上若干聘金为“定金”。早些时候定金为八十二元(方言“二”与“字”谐音,“八二”即“八字”,象征好的生辰八字),后随物价上涨增至八百二十元、八千二百元。双方互赠定亲礼物,如男方给女方手帕、戒指或项链等,女方给男方戒指或钢笔等,互相馈赠之物各村风俗略有差别。若女方祖父母健在,并有弟妹等,男方必须分别给见面礼,俗称“挂兜”。放小定之后,双方婚姻关系已确定,每逢年节之际,男方家大多会有礼品致送女方家。

  放大定。这项程序可以说是具有民间“法律效力”的关系确认。男方要先后三次备办盘担送往女方。第一次是“行大礼”,也就是放大定,送盘担若干、聘金半数。盘担中要有猪肉和猪脚,女方可收下猪肉,猪腿不能收,要退还给男方,这是循俗行事。俗语说:“肉给人吃,骨不给人啃。”放大定预示着婚期将近,具体的迎娶日期由男家择日确定后通知女方。

  送日头。第二次办盘担到女方家便是“提日盘”,俗称“送日头”。“日头”方言指“太阳”,这里指“日期”。“送日头”即男方将迎娶的日期通知女方,相当于古代六礼中的“请期”礼。从字面上看,似乎古代是男方向女方请示婚期,其实不是这样。古代礼书上是这样解释“请期”的:“婿之父使使纳征迄,乃下卜婚月得吉日,又使使吉日,是期由男家来。今以男家执谦,故遣使者请女家,若云期由女氏,故云请期。女氏知阳倡阴随,当由男家出,故主人辞之,使者即是主人辞,遂告主人期日也。”从上面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言“请”是男方尊重女方的谦让表示,女方还之以礼,婚期还是男方定的。中国是闻名全世界的礼仪之邦,从“请期”用“请”字可窥一斑。女方当即备礼回盘,男女两家各将所收粿糕之类分赠亲友,同时分发喜帖。受送者必备礼物或红包,分别赠送男女当事者,以示贺喜。

  轿前盘。第三次备办到女方家的盘担是“轿前盘”,在结婚前一日,男方要将先前约好的剩下的盘担和聘金送到女方家,过去迎接新娘用花轿,故称轿前盘,如今改称为“起落脚盘”。旧时富有人家的新娘流行的“金(凤)冠红袄”,男家自制或租或借一套如古装戏中扮演女旦穿戴的服装,装在精致的箱子里贴上封签,随“轿前盘”送到女家,以备结婚之日穿戴。女家接受盘担后亦须回盘,回送男方的物品有谷、豆、麦、芋和花生“五谷种子”,两个用红丝线结扎的猪脚,以及生姜、铅钱、面线、袋子、家婆(男方祖母)鞋、新娘的红衣、盘花、糖果诸物。五谷种寓意着新娘到了夫家如同种子一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生姜则寓意家业兴旺,儿孙满堂。红丝线结扎猪脚,象征新婚夫妇情投意合,百年和睦。铅钱是用铅纸剪成小碎片而成,“铅”与“缘”谐音,所谓“人未到缘先到”,表达了人们对夫妻相爱、家庭和睦的良好愿望。女方还要给挑送盘担者送红包致谢,一般为十五元,多的有三十元不等。回盘的盘担将至,媒人必先到男方家中请男方亲人回避,待盘担安置在厅堂中,男方的亲人才能与盘担照面。据说这种习俗是为了避免新娘进入夫家后与夫家的亲人怄气。

  婚前

  临近婚期,男方家庭有很多的筹备事项,如事先要按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到择日馆择日,对几个重要仪式如裁剪、安床和冠笄都要择取良日吉时,并注明所冲忌的属相。要依照所择吉时为新郎裁剪缝制“上头衣”,俗称“开绞剪”。如今由于衣服都是购置的,这一礼节也名存实亡。此外,男方还要在家中张灯结彩,门楣上横披上红布,家中和祖厝的门窗和柱子上都贴上喜联,并结挂“鸡母刺”和一小块白肉,据说“挂鸡母刺”可避邪消秽。

  做小分。旧时本地男孩生下后,要奉祀“王母娘娘”等神位,祈求神灵庇佑平安成长(见本章第一节《做月内》篇)。等到孩子十六岁成人时,要“做大分”谢神礼仪(见本单第二节《成人礼俗》),等到儿子结婚之际,还要“做小分”谢神。山腰、峰尾周围一带小分的形式与十六岁男孩做“大分”基本相同,要请道士来主持。做小分在称金钱时,同时过称新娘的红衣。小分完毕,新郎手臂挽着新娘的红衣向神祗拜三大拜,表示新娘同新郎一起“邀拜王母”。同时还要叩谢家中敬祀的诸位神明,新郎的父母也要叩拜谢恩。道士要将新郎身上披的红布扣得整整齐齐,表示夫妻同心、和谐恩爱。拜后,新郎手拿着新娘的红衣进入洞房,把红衣挂在床头衣架上。家人要把供品赠给左邻右舍,亲邻便纷纷上门送礼道贺,在场的长辈要给新郎送红包。做小分的礼俗各地区有所不同,有的地区男孩16岁时没有做大分,结婚时就将“大分”、“小分”一起做了。旧时山腰一带较富有的家庭会在结婚的前一天,请道士在凌晨子丑时建坛设醮叩谢天地神祗及王母娘娘、娘妈正神,俗称“烧大金”。现在普遍是以做小分代替“烧大金”。

  南埔、界山一带是在正日拜堂的前一天,就将新娘娶到家中,当天下午新郎新娘就一起“邀拜王母”。这种做小分形式较为简易,主持人可以是道士,也可以是族中德高望重之人。主人先要在厅堂朝大门摆上八仙桌,上置牲礼(最好是整只猪)、六斋六果、炊粉、面线、红团、白糕等。主持人手持红纸写的祷文,按上面所列的神灵名称,一一祷告天公、王母、娘妈以及之前主人所有烧香过的宫庙寺院神灵,祷毕,合家烧香敬拜,之后一样要称金钱和烧王母亭,祷文要放进王母亭一起烧掉,表示敬送诸神。最后新郎要挑一担桶底放有铜钱或硬币的水,在烧王母亭的地方按相逆的方向各自浇一圈,剩下一些水要挑回家中水缸,表示财源如水源,滚滚而来。

  安床。即在迎亲的前一天晚上,按择日馆择好的吉时,为新人的床铺举行“安床”仪式。参加安装眠床者的生肖必须与择日馆指定的生肖相符合,待吉时一到,安床者将新床的床脚挪到准确的位置上,并在新床脚下垫上金纸和铜钱,称为“悬升”,意为日后高升富贵。司仪同时在旁念“诗句”:“选好吉日来安床,夫妻恩爱幸福长;眠床安得稳又在,子孙人人发大财;床铺放在好位处,子孙个个盖大厝;眠床安进平安宅,子孙活到头发嘴须白;眠床安妥撒花生,以后就会大出丁;床铺安好撒花生,以后专生如意丁。”世俗认为,新床安妥后,在新婚夫妇生育之前不能随意移动床位。安床的礼俗各地有所差别,一些村落是在拜堂之后才安床,与“滚落铺”同时举行;一些村落安床后还在新房内撒花生(寓“出丁”)或点香烧金祭拜“床神”。

  在结婚前一天,女方也要宴请关系密切的女伴聚餐,俗称“吃小娘子桌”。

  结婚

  旧时结婚当天起轿迎亲,出发时要奏乐鸣炮,媒人、锣鼓吹(乐队)为先导,新郎、花轿、伴娘(俗称礼妈)、担礼盒的族亲跟随在后,浩浩荡荡前往接新娘。古人重婚礼,所以新郎必须亲至女方家礼迎新娘,这在古六礼中称“亲迎”。如今迎亲不用花轿,都以妆扮华丽的轿车代替,也鲜见人家请乐队,其它礼俗大致相同。清代泉州一带的婚姻礼俗中,除个别宦族外,婚礼皆不亲迎,至期办好彩轿,遣媒送至女家。界山镇一些村庄尚存有“新郎不迎新娘”之俗。

  女方家早上就要办出嫁酒席,宴请陪送的女伴,新娘则梳妆打扮等待男方迎亲。出嫁是件喜事,新娘反而要“哭嫁”,以示对父母家人的依依惜别。据考这是原始社会掠夺抢婚的遗俗。此外还有先出后入之习俗,凡同族甚至同村之内,如是同一天举办嫁、娶喜事,出嫁的女儿必须先出门,儿子娶媳妇的在其后才迎接新娘入门。人们还认为:同样嫁女,早出门的更吉利,同样娶亲,早入门的更吉利,所以那天会出现两家争先恐后的场面。

  女方的陪嫁妆奁随时代的进步而有所不同,除金银首饰、衣料、家具外,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手表、针车(缝纫机)、脚踏车(自行车)被列为首选件,流行将近二十年。现在一般为摩托车、彩电、音响、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等,女方家富裕的还有陪嫁套房和轿车之举。一般人家虽说也为女儿购置陪嫁妆奁,其实是出自婚前男方按婚约付予的聘金。如果购置的物品花销大,娘家给女儿“压箱底”陪嫁的现金自然就少了。旧时一些男方家很在意亲家置办“压箱底”的钱数,迎亲后发现“压箱底”的金额少于期望值,会指责亲家“抠相”。

  旧时新娘上下轿时要头披红色纱巾,现代则以红伞替代。新娘到了男方家门口,由礼妈牵着新娘走出轿车,有人把一个米筛举在新娘头顶,遮着她跨过预备在大门前的火炉和瓦片,缓缓进入洞房。遮米筛、踏瓦片是依古俗行事,古代有娶亲瞒天瞒地之说,俗称这样可以驱魔避邪。米筛上大多画八卦或阴阳太极图案,有兆祥繁盛之意。新娘进门时,新郎三代以内的亲属要回避,特别是生肖冲克者更应如此,据说这样日后才会和睦相处。

  进洞房后,新郎新娘一起“吃丸子”,但仅是象征性的,新郎启筷表示,新娘不动筷子。礼妈在旁念吉祥语:“丸子吃一弗(粒),生子生罱核(睾丸之方言,借代男孩之意),丸子吃一双,生子生相公(当官的)。”吉祥语一般以四句为一组,富有韵律,琅琅上口,俗称念“诗句”。过去嫁妆中有“粗桶”(即马桶,便器)内装红糖,称为“粗桶糖”。此时礼妈将粗桶糖分给小孩吃,俗称“分粗桶糖”,意为交好小孩子,今后好差使。

  娶亲的当天便是结婚正日,要进行拜堂和办喜宴。南埔、界山不少村落则在新娘进门的第二日才拜堂,因此第二天才算是正日,而在娶亲当日中午宴请陪新娘过来的女伴,当日晚上宴请族内亲人。

  新郎新娘“出厅”拜堂时,新郎在前,新娘头罩红纱巾,由礼妈搀扶或新郎牵引,一齐到祖厝或厅堂拜堂,这时要有司仪在一旁主持,并念“诗句”。拜天地和高堂时,司仪念道:“拜天日月双晴,拜地五谷丰登。拜国出忠臣良将,拜家传孝子贤孙。”夫妻对拜时,司仪念道:“一炉香火阵阵香,灯火蜡烛满堂红。双双对对来相拜,恩爱和睦过春秋。夫妻成对像鸳鸯,三元五桂永世续。百子千孙祖积德,富贵荣华万万年。”拜堂之后,新娘才算男方家中的一员,此时由新郎领着,逐一与新郎的三代亲属相见,新娘跟着新郎一一称呼,分别将一块包着红纸的糯米糕仔交到对方手中,对方则还以钱数不等的见面礼,如祖父祖母健在,还应各送二老鞋袜一双。

  新郎新娘回洞房后,家人要请一位男童(最好是属龙的)“滚落铺”,即在眠床上左翻右滚,主持人嘴里念道:“滚落铺,生达埔(男丁)”一句,旨在祈望早生贵子。“滚落铺”的礼俗各地也略有不同,不少村庄是在正日夜间进行。

  正日中午便举行婚宴,俗称“吃喜酒”,筵席的桌位和座位很有讲究,正厅主桌的“大位”,非小舅子或母舅公享坐不可。各席宾客必要待小舅子坐定启筷后才能跟着动筷,席间,新郎新娘必须向客人敬酒敬烟致以谢意。与此同时,在洞房内摆设一餐桌,就席的是陪同新娘而来的亲人、女伴和新郎家的女性亲人等,俗称“伴房桌”。

  正日夜间还要举行冠笄仪式,冠笄俗称“上头”。冠笄是旧时的一种成年仪式,后来渐变成男女新婚时双方共同进行的结发之礼。为新婚者上头的,一般都是族中父母翁姑双全所谓“八字头清秀”的有福德之长辈、妇人或孩童。上头时,在洞房里供上“果合金”,上酒、烧香、点烛,新郎新娘穿上上头礼服,男左女右并坐在板凳上,由妇人扶男童的手,执木梳、木篦分别为新郎新娘各梳发三下,边梳边念“诗句”:“木梳走,篦箕兑(跟),二人吃到百廿岁”。礼毕新郎新娘同吃猪心、面线、丸子汤,“猪心”方言与“知心”二字同音,寓为夫妻心心相印;面线寓为白头偕老;丸子汤寓为婚姻圆满甜蜜。旧时上头的衣裤,穿过后要收起来压在箱底,保留终生,用作寿衣,如今所用衣服都是购置的,所以也鲜有收藏。山腰、后龙、峰尾的一些村庄,新娘子上头必须换上新郎“邀拜王母”时挽在手上的那套大红衣裤,上头之后,这套红衣裤要好好保存,等到儿子结婚或家里有大喜事时,才拿出来穿。上头仪式完毕,就要关上洞房,在第二日天亮之前,新郎新娘均不能出外,防止“踏青”影响生育,旁人也不能进入。

  界山、南埔、峰尾、后龙等镇婚庆正日还有“挂表轴”之俗。所谓的“表轴”就是将新郎的名、字和排行,请书法优秀者用毛笔写在整张红纸上,然后挂在祠堂或祖厝大厅的高墙之上。表第的格式为从右到左竖排撰写,共有三排,右为“某某(新郞之名)字”,中间两个字便是新郞的字,左为“行第X(新郎在家中的排行)”。挂表轴的作用,是向祖先和家族宣示,族中某一代的某某人已成年结婚了。有些村庄挂表轴也要依照择日的吉时进行,可见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洞房不闹不喜,不闹不吉利”,自新娘娶进门之夜,众亲友便要来闹洞房,俗称为“弄新娘”,也就是戏弄新娘之意,此举也有个雅称叫“弄经文”。闹洞房有“七天内不分大小”之说,在新婚七天内可随便闹。闹洞房的形式与内容丰富多彩,大多是要新婚夫妇当众做出种种亲昵动作,大家逗笑玩乐。如果新房较小,则在厅堂摆上八仙桌,备茶水、糖果点心、香烟招待客人。也有人家请来弦管乐手助兴。开始时,主持人念“诗句”:“心心相印,百年好合,白头偕老,早生贵子。”然后弹奏一曲喜庆的乐曲。主持人接着追问一些问题,如新娘姓什么、名什么?新娘一时不好意思马上答话,主持人则有机会故意为难,使得新娘招架不住,引起大家哄堂大笑。在音乐节奏中,新郎新娘还要根据主持人或围观者的提议,表演抱出丁、过鹊桥、吃糖果、钓鱼、公背婆等诙谐有趣的节目。现弦管助兴的场面已鲜见,但那些热闹易行的节目仍保存下来,这里选录三例。

  抱出丁。出丁是方言出灯的谐音,由一人用长竿将灯笼高高举起,要求新郎抱起新娘,让新娘举手将灯笼拿下。举灯笼的人有时故意将灯笼东摇西晃,新郎新娘就要跟来跟去,忙得不亦乐乎。

  过鹊桥。人们抬来一把又窄又长的长凳,让新郎、新娘各站一端,相向走向另一端,到相遇时,两人须小心翼翼地相拥移动,才能通过。如果两人或一人不慎掉下来,就要重新开始。

  钓鱼。让新娘站在一只椅子上,举一根尾端系有红头绳的长竿,红头绳的下面绑着一支点燃的香。新郎则端着一盆水,水上漂浮着一块小木板,木板上用蜡油固定着一个小鞭炮,两人须配合把小鞭炮点燃。

  闹洞房者出示的妙趣节目,动作多为戏谑,新娘难于应对时,多以敬烟、送糖果而圆场。亲友闹洞房是自古延续下来的社会风俗,体现了人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祥和喜庆的婚庆氛围。以往恶作剧者会在洞房内通宵打扑克,让新人不得鸳鸯同眠;或者将炒过的柯木皮粉末撒进新娘的脖颈,使她痒不可耐;或者将带刺的植物放在眠床的席子下面,让新娘遭受皮肉之苦……如今,这些陋习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渐渐消失了。

  娶亲的第二日有“换花”的习俗。“换花”是封建社会检验新娘是否处女的一种见证。旧时女儿出嫁时,母亲必须交给一块白布或白手帕,待新婚夜圆房之后,查看白布是否染血,若有,说明新娘是在室闺女,此谓“探红”。来“换花”者有新娘的兄弟、侄儿,还有伯叔、祖叔辈陪同,到男方家后先吃点心再用午餐。新娘家备“换花”盘担,内有果合、红帖(请柬)、纸花若干,还有糕仔、剪刀、尺、小筐等。新郎家在午餐后要回盘,盘内有“递盘”礼金,钱数往往视新娘陪嫁丰俭而定;并给小舅子红包,称“结衫带”,也称“挂兜”。回盘物品有红团、猪肉、肉丸、蒸糕、甜粿、鱼等。

  婚后

  古人婚庆“六礼”,有五礼为婚前仪礼,只有“亲迎”一礼为嫁娶当日的仪礼,嫁娶之日过后尚须行之的仪礼,就无礼可遵了,但其在境内的习俗亦是相当丰富。

  下灶脚。正日的第二天,新郎要再陪同新娘,由家人引导,来到厨房灶边,让新娘摸摸各种饮具、餐具,并让新娘到附近水井去挑水,这些象征性的家务劳动,目的是让新娘熟悉新的生活环境,是新娘进入家庭妇女角色前的一次预演,俗称“下灶脚”。

  请子婿。正日的第二日,小舅子还要来姐夫家请新娘回娘家,一些乡村的礼俗是要送给小舅子“彩头”,即红包,数额不一,多至数千元。新郎在媒人及二三位“子婿伴”的陪同下前往岳父母家“做子婿”。用过点心后,女婿首先要上祖厝拜谒女方家祖先,再拜见新娘亲戚,然后就宴。筵席上,女婿到上鱼这道菜即离席,有的村落则是八道菜上席后,女婿即要离开筵席。当日小姑还要专门去接大哥大嫂回家,新郎向女方祖父母、父母拜别,各送上一份“拜见礼”(红包)。娘家要备两棵留根带尾的甘蔗让他们带回去,由于街上卖的甘蔗多是削去尾梢的,要特地吩咐卖蔗人从田里选取上好、无虫蛀的甘蔗连尾送来,寓意夫妇生活有头有尾,恩爱甜蜜,百年偕老。界山、南埔一带也有将此甘蔗称为“状元蔗”,寓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美好愿望。

  请后请。后龙、峰尾、山腰、前黄一带还有“请后请”的习俗。即在上述请女婿之后的第二天,女方娘家再请一次女儿女婿,这天新婚夫妇不须他人陪同,自行赴宴,娘家的直系亲人同新婚夫妇一起用餐畅饮,共享亲情之欢。

  拜圆仔。即是新郎之母在儿子结婚之后携子祭拜娘家祖先。一般在婚后三五天内进行,无论新郎的父母和外祖父母在世与否,都要“办盘担”,即备一席的鱼肉等菜肴和用大米粉搓成的“圆仔”,前往祭拜。礼毕设宴招待外祖父母家亲人,并分赠左邻右舍每户一碗圆仔汤。

  贺灶。在女婿兄弟分家时,岳家要购置一批家庭用具,如橱柜、罐、盆、箩筐等等,送到女婿家,此俗称作“贺灶”,庆祝女儿女婿自立灶户,开始更为独立的生活。

  特殊婚俗

  趁孝娶

  居丧人家在民间婚俗方面,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做法。如在丧事百日内可嫁娶办喜事,此称“趁孝娶”;若过百日,必须等到三年“脱孝”(解除服丧)才能举行婚礼。

  丧偶再婚

  丧妻者为了避免再婚时受到前妻魂魄的纠缠,在妻子刚亡收殓入棺后,鳏夫须在其亡妻的棺盖顶走过,此俗称“过棺材头”。亡夫者为寡,受封建伦理道德贞节观的影响,寡妇改嫁被视为大逆不道的行为,习俗认为寡妇死去的丈夫的魂魄会常随其身,娶之者会受其祟。因而在寡妇再嫁时有许多特殊婚姻习俗。

  嫁时必须在夜晚,而且不得张扬,不得举办热闹的仪式。嫁期也不用择日,一般是在除夕夜。出门时要走偏门,不能从大门出去。在坐轿的时代,寡妇再嫁不能坐大花轿,只能坐简易轿子,而且必先徒步到半路再上轿,有的还在上轿的地方丢弃一件平时穿的衣服,据传这样使前夫的鬼魅认不出自己,而与之了断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改革婚姻旧俗。有的改用茶话会形式,会上主婚人、证明人和来宾分别致词祝贺,然后新郎、新娘答词作谢,气氛生动活跃,称为“文明结婚”。一九八○年后提倡集体婚礼,还有人举行旅游结婚,蜜月生活丰富新颖。一九五○至一九六○年间婚事新办,男不求女方打发嫁妆,女不索男方聘礼;一九六○年后,一些地方逐渐恢复聘礼,男方彩礼有羊毛衣、哔吱衣裤、手表等,费用约五百元;一九七○年后,将彩礼提高为新“三大件”(即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还要有现金作聘金,到一九八○年后,男方为结婚准备家具的逐渐增多,标准也不断提高,木家具多为组合式,沙发、彩电、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聘金也高达数万元,有的家庭因之债台高筑。所以,境内倡导和响应婚事新办的逐渐增多,礼仪程序逐渐简化,封建色彩日益淡化,婚嫁形式日趋文明。

  四、寿庆礼俗

  江南地区到魏晋南北朝时,才开始出现了做生日的风俗,但出于孝亲观念,双亲健在时才可以做。后来,即使双亲亡故,也有人依然做生日。唐代更把生日庆贺与祝寿古礼结合起来,并传承后世。

  泉港一般以四十九岁(虚岁)为分界,四十九岁之前做生日称贺生,之后称为做寿。如七十九岁,人们雅称“某翁(或某太夫人)七秩晋九大寿”。四十九岁以下的人过生日,都要吃鸡蛋面,面线和鸡蛋分别寓以长寿和圆满之意,有的还煮其它佳肴,全家人一同聚餐庆贺,享受天伦之乐。寿庆仪礼更为人们所重视,父母都健在,当年父母一方做寿,子女要敬奉双亲各一份寿礼。

  满四十九岁开始,每十年一大庆,岁数逢九逢十都要举办寿庆,境内都称为“做十”。一般是逢九庆寿礼仪较为隆重,逢十庆寿礼仪较为简易。泉港大部分地区寿者是在生日当天做十,而南埔、界山一带做十的日子却都定在正月初三,也就是女儿女婿日,生日当天只是按一般做生日的礼俗进行。至于人们为何逢九做十,一说“九”与“久”谐音,寓有“岁寿长久”之意,谓之岁寿可添不可减;一说方言“九”和“狗”谐音,人们忌讳之,故逢九即说做十。两者都体现了泉港人对数字的讲究。境内一般认为:“二”谓一双,成双成对,觉得吉利;“四”与“死”谐音,极其禁忌;“八”恰与相命的生辰“八”字相合,视为理想;“九”,与“狗”谐音,故极禁忌;“十”则有十全十美、圆满的意思。

  旧时富裕人家做十,先要布置寿堂,在寿堂上挂着红灯、大彩、寿幛、寿联,正堂还有一幅由一百个寿字拼成的百寿图,长案上红烛高烧,摆放着面粉做成的大寿桃。那时亦有拜夀之礼,民俗认为清早为阳中之阳,故拜夀时间都安排在早晨。一般只让子女和女婿、媳妇和内外孙拜夀,其它亲友若要拜夀,则只拜百寿图。有的人家当日还会请戏班子演戏庆贺,大办寿筵宴请来宾,场面隆重非常。

  新中国成立后,寿庆之礼较为简朴。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逐渐进入老年人社会,庆贺长寿之风日趋盛行。庆寿时,要备办礼物祭祖,亲友送面线、鸡蛋、烛、炮等来庆贺,主人设寿筵答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生活宽裕人家还会出钱演电影,庆祝亲人做十。

  出嫁的女儿若已育有子女,逢娘家父母做十,要带猪脚、面线、鸡蛋、酪花和寿桃粿等上门拜夀。如娘家兄弟为父母举行隆重寿庆,嫁出的女儿则要备办十个盘一担,里面除烛、炮、衣、裤、鞋、袜、帽外,还有寿糕、寿面、寿米团、寿龟、寿桃、绿豆、猪脚、花生等回娘家拜夀。父母高龄或夫妇双寿,仪式更加隆重。受拜者收礼物时,除衣、帽、袜外,“面食”类不能全收。

  做十这天,凡是住在一起的嫡亲兄弟,他们都要给“做十”者祝寿,但只煮两大碗线面,面上铺好佐料,每碗安放两个剥壳的蛋。做十者通常是收一碗退一碗,表示谦让。

  五、丧葬礼俗

  泉港人忌讳把亲人的死亡谓为“死”,而是称为“老了”或“过身”,委婉地表达了人们对亡者的尊重。在传统观念中,灵魂是令人敬畏的,亲人之灵可以庇佑子孙后代。迷信认为,人活着的时候,灵魂主宰着自己的肉体,不能支配他人;人死后,灵魂还存在着,能影响甚至支配还活着的人,能给他们带来灾祸,也能给他们带来幸福。

  当地迷信还认为,死者的灵魂居住在另一个世界——地府,过着和活人没有两样的生活,要吃要喝要穿要住要钱花,逢年过节还要回到原来的家里走走看看。这种“灵魂不死”的观念起源于远古的原始人类,如果说现代人常常为在梦中与死去的亲友相会而产生震撼,那么,就不难理解远古的原始人类因梦见死者而产生死者灵魂不死的念头了。

  灵魂信仰在全世界都普遍存在。不同的是西洋人以为死者灵魂上了天堂,由上帝供养,吃“大锅饭”;而中国人则以为死者在阴间地府的开销,全靠活着的家人供奉。无人供奉者则成为饿鬼,将会作祟于人。每年旧历七月的普度习俗,据说就是敬供这些无人祭祀的饿鬼,祈求他们不要作祟。

  在泉港人传统观念里,死者的灵魂还得再受摆布,面临着令人诧异的悬殊命运:虔诚从佛的死者,灵魂直上西天净土的极乐世界;得道成仙的,则定居仙岛神山,都可享乐;凡人落入阴间地府,一律被押往地狱,接受十殿阎罗王的审判。依平生善恶判处,善者直送第十殿,投生为人;生前有罪恶者,依次过十殿审讯,历尽酷刑后,或投生为牲畜,或投入最底层的地狱,永受折磨,不得投生,惨不可言。地狱之说源自佛教的善恶因果报应“六道”轮回说,道教接过此说,对地狱作了更详尽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描绘。民间不敢奢望自己的亲人死后能成仙成佛,唯恐死者灵魂在阴间饱受折磨,无不希望死者灵魂早早免罪投生为人。泉港人说死为“过身”,就有祝愿死者灵魂安然投生人世的含意。“过”即“转移”,“过身”即灵魂已转世投胎,重新获得新生,因此人们还称妇女怀孕为“有身”。

  可以说,泉港的丧葬礼仪是当地民间灵魂观念的产物,是建立在灵魂不死观念之上的习俗活动。

  制棺

  人们认为过五十岁辞世就不算“夭寿”。因此,做过五十岁大寿之后,就可以备下“百年”之后的棺木和寿衣。因为老人还健在,所以将棺材称为“生寿”。棺木制好后,要竖立置放于厅角,人们将这一仪式称“竖生寿”,又称“起大厝”。

  留板。首先要购置合乎规格的木板,一般要在闰年进行,意为“天增岁月人增寿”。购置好的木板称为“寿板”,要择吉日搬运回家,沿途大鸣鞭炮。至半路时,出嫁后的女儿须从夫家煮好面线,配以佳肴,并携带碗筷,将运木板的工人截留下来,请他们就地用膳,并将纸制的金花、红布系挂在木板上,俗称“留板”,含意是将寿板永远留住,父母健康长寿而用不着它们。孝乃百善之源,自古以来,衡量后代是否履行孝礼,要看其如何对父母进行“生养死葬”。因此,制棺作为丧葬仪礼的前奏,其孝亲的特色就十分显著。

  竖寿板。寿板运到家后,要在祖厝或大厅边竖列着,并贴上“福如东海大,寿比南山高”等寿联,中间还要有一张“福”或“寿”字大春,然后高烧红烛,燃放鞭炮,宴请亲友和搬运木板者。

  竖生寿。首先择日开斧,当日亲属应回避。世俗认为,工匠动第一斧时,由木屑弹跳距离远近可预测用棺者阳寿之长短。这自是无稽之谈。各种棺木成本悬殊甚大,上等棺材每面皆以一片杉木制成,称为“全成板”;棺底为二块合并的,称“五合”;此外还有“七合”,最下的为薄木板钉成的“薄钉”。棺木内部必须严密封闭,漆补裂缝,谓之“打桶”。之后着漆,棺木外一般漆朱红色,外妆金点;棺头写金字,男为“福”字,女为“寿”字,边加蝙蝠等图案装饰;棺尾画上香炉烛台、童男童女持幡接引西方的图案。棺材制好之后,再请择日师择良日举行竖生寿仪式,如果是给夫妻二人同制棺材,则称为“竖鸳鸯”。棺材用草席和红织带包系妥当,靠大厅的墙壁竖立,并贴上寿联,大放爆竹,烧香点烛,子女、媳妇及内外孙都要对着寿棺叩拜,并操办筵席宴客。

  借此也提一下预制寿衣(即死者穿着入棺的衣服)等风俗。寿衣在民国时男多瓜皮帽、长衣马褂,女则披风衣裙。今人无此讲究,数量则为单数,不能复数,一般是衣七件,裤三条。寿衣布料不能采用“绸缎”来做,因为“缎”与“断”谐音,有“断子断孙”之说。另外还备寿鞋寿袜,寿鞋不能用皮鞋,以便过世者好走阴间路。有人生前会穿着这些寿衣照相留念。丧事一概物品,都可在专卖店铺购到。

  造墓

  以往在老人还健在时,亲人就要为其预建坟墓,称为“寿域”。造寿域同样以闰年为吉。

  风水。首先要请风水先生勘舆吉地。尸体葬之高阜向阳之地,以免受湿受寒,亦合乎情理。但汉代以后,阴阳五行之说流行,加上“天地人时”四维,风水堪舆遂起。泉港海疆逶迤,山丘连绵,风水迷信长期存在。墓地已择定,如是他人田地,则要向业主购买,称为“给地”,过银立契为据。地虽已购为己有,但造墓时也有邻家以风水挡伤为由不相容,常以赔偿调解,调解不成就会发生争吵,甚至发生械斗。如今已进入文明社会,特别是政府推行火葬和集中殡葬,已鲜见风水纷争。而旧时贫者无所谓风水,多就本乡闲地葬之。

  造墓。再择吉日动土,泥水匠先掘地砌砖为墓穴。墓穴有长方形与长方穹顶状两种,一般为并排双穴或四穴,空穴内填细砂。明清时期,庶民坟墓最大不能超过方18步。贫者开地为穴,不营圹。富者用砖圹、三合土圹,大小不一。墓圹分独葬、合葬、群葬三种。合葬多为夫妻,筑双圹中隔以砖土;先卒者先葬,后卒者葬时只须揭开另一单圹,并不破坏先葬者的墓圹。群葬为全家葬在一起,较为罕见;较为常见的是四圹,即在父母双圹墓左右各增制一圹,以供长子长媳百年之后伴葬,以便在阴间继续奉孝。

  墓圹砌好后,墓上复土,或复以木板加灰土。以前人家常自己“做灰”筑墓,多用三合土,有的还拌以糯米、糖汁,坚固异常。近代人们则常用洋灰(水泥),也是足够坚固。

  墓碑是以石板磨制,上刻碑文,通常只录族望姓氏,如“XX(族望)X氏祖坟”、“XX(族望)先考(妣)XX(名字)X公(妈)佳城(或之墓、之坟、封茔)”。族望如吴姓称“延陵”,王姓称“开闽”等,流派甚多,名目各异,恕不一一详列。“封茔”之“封”字义本为封固,人们以讹传讹,以为官绅所封头衔,便用以官绅墓的专称,无职者不得称。

  施工期间,逢每月初二、十六主人要进行做牙,祭拜土地神,宴请工匠。在动土、竖后土、竖墓碑等重要工序中,还要给工匠红包。出嫁的女儿则每日三餐做饭菜给造墓的工匠吃,表示为父母造“寿域”,她们也有份内之责。

  殓期

  临终。亡者在原来的寝室断气是很不吉利的,被称为“隔梁断气”。凡已过五十岁或做“公(祖父)、妈(祖母)”者,病危临终之际要“上厅边”,即背到祖厝厅边,未满五十岁的,只能在下厅边。将临终者安放于用两条长凳和四块床板临时搭成的简易床铺上。万一病者“上厅边”后又慢慢康复起来,必须由病者自己下床,亲自撤下那简易床铺的四块板。临终时儿孙家眷都要守候其身边“送终”,即将断气时,家眷要赶快为其更换寿衣,穿上鞋袜,以免在断气后,有“生死都光着身子”之嫌。有的村庄是在入棺收殓之前,为死者洗脸、洗身、洗手,再由孝男、孝女给死者更换寿衣。

  去世。死者寿终正寝后,立即将死者头朝厅内、脚朝厅外安放,并用被单(称“水被”)把死者的躯体和面部盖得严实。合家男去冠,女披发,地上铺稻草,众人围尸跪坐恸哭。一般为配偶和子媳披麻带孝,孝子腰缚草鞋,其它的亲人或着白长衫,或着蓝长衫,或着白上衣,各地略有差别。协助治丧亲堂在厅口张挂“脚尾布”遮挡阳光,以免照射到亡者的身上。并于尸前点生油灯一盏,烛一支,注意不使熄灭,为让死者在冥冥之中走向光明,称“点脚尾烛”,孝男孝女日夜守灵至出殡。家族中老者提着装有斋果、金银纸的“礼篮”,引领孝男以及长孙(长孙与“尾仔”同礼)到供奉“保境社主”宫庙“投社”,为亡者到阴府报到,免得灵魂归阴后沦为孤魂野鬼。接着,长孝男出门,自池塘、溪沟或田埂边取粘土一块,用瓦片盛着捧回,置于亡者脚尾地上,土上插香点燃。同时要不断地焚烧冥纸,为死者前往阴间准备足够的“盘缠”,称“买路钱”,直到入殓为止。

  关于死者去世的时辰,迷信有“留三顿”的说法。清晨早饭之前气绝,说是为子孙留下三顿饭,后代一日三餐都有饭吃。若在早饭或午饭后去世,则后代三餐将有难以为继的可能。最忌讳的是在晚饭后断气,死者将一日三餐都带走了,预示后代子孙将无一日三餐之用了,必须进行一番解厄。解厄的方法是让众孝男和孝妇在厅堂面朝外跪地,由堂亲长辈分别给每个人分米,意为向天乞米。

  治丧。泉港人自古以来都尽其力隆重办理亲人丧事,究其原因,一是与传统的灵魂不灭观念和佛教“转世再生”说的影响有关;二是在宗法社会里,葬礼是对死者身份、地位的确认,出殡仪式也是对死者家族势力的一次大检阅,其社会意义大于个人意义。而这个职责就落在“库房”上。

  库房由堂亲组成,首先在治丧之家的大门贴白纸条挂白布,向外人告示;派人向亲戚朋友报丧,“报死”者足不可进入人家大门,在门外高声喊叫;给在外地或海外亲人发讯,令在外子女闻讯奔丧。逝世者或其子嗣有文化或有身份者,则会印发“讣帖”,遍告诸亲友。讣帖有繁、简两种。简的由姻、世、谊、宗诸同人代告,其式:“XXX令先尊(令先慈)XX先生(孺人)于X年X月X日X时仙逝,择此X月X日安葬于XX山之麓,X刻启灵,我同人忝属挚交,务希于是日X时齐集X处,以便执绋,勿外是荷。”印于红纸,称“公启片”。繁的除“公启片”外,尚有孝男孝孙署名的讣告、公吊帖、行述、哀启等。还有的印上死者遗像、名人题唁的哀词合订一本,封面加名人题签,形如线装书,颇美观。讣闻上子孙如已故的,于名外加一黑框,以示区别。

  向姻戚报丧,尤要慎重。我国古代多流行族外婚,同姓不婚,因此联婚就成为加强部落、氏族、家族之间关系的极其重要的感情纽带。《礼记》在记述婚姻功能时,首先强调“合二姓之好”。如果是妇女非正常死亡,姻亲常会怀疑死于夫家过失,必纠集人马前来“吃人命”。因此民间在为女性长辈举办丧事时,十分注意姻亲关系。俗语“死姑父抬去埋,死姑母等外家来”,说的就是这样的意思。同时要开具死者生死时日,请僧、道为其推算何时入殓,名叫“开斗书”。

  其次接收亲友的“白礼”,回送“头红”(即白布条)和彩钱,告知殡葬日期;亲友送礼多为金银锭、纸钱、香烛等,1980年后盛行送花圈。然后安排丧事议程,雇请做法事的“师公”(道士)或和尚,组织出殡仪仗等;同时还要负责租借采买用具、操办伙食、接待宾客、管理物品账务等。

  入殓

  入殓俗称“收乌”。首先由长媳手提吊桶到附近的水井打水,象征性地给死者洗身,谓之“乞水”。长媳吊起水后向井中投二枚硬币,向“井神”买水。返回时,吊桶绳拖地,边走边哭,走到厅口,取一小碗水进厅为亡者洗身,剩下的水倒在天井。界山镇周围一带虽同样要为死者洗身,但无乞水之俗。

  之后在厅堂摆祭桌,桌后置“太师椅”(交椅),死者由子婿(或孙婿)二人用“吊棺布”抬到交椅坐下,双脚平放在米筛上(米筛下垫盆)。死者穿的寿鞋必须是布底,说是阴间路滑好走路,如果鞋底非布料,可贴上白纸代替。死者面前祭桌上备办一个碗、一双筷,加炒豆一碗、“福粿”一盘、“糖粿”一盘、五味菜肴为之辞生,故这些祭品又称“辞生饭”。死者若是女性,长媳妇(或由孝女帮忙)为之梳头髻发,其它孝眷一律脸朝外跪在厅口或天井中。这时道士(或和尚)在旁摇铃念咒,为死者引路。众孝眷最后朝死者叩首跪拜四大拜,再朝外跪着。死者由子婿(或孙婿)二人执“吊棺布”抬入棺木中,预先备好的一条手巾、一把扇、半把木梳、半把篦箕放在亡者身边。还要在其侧放置到阴间的“面情”(即见面礼),一般是饼类。然后盖上棺盖,并以木楔钉紧,孝眷此时方可站立起来。

  凡“收乌”时,生肖五行与死者相克者均应回避,以免犯“冲煞”。禁忌孕妇近前,如是亲眷孕妇,必须在腰上围“红布”保胎。停柩结灵堂后,家属三餐都要在灵前敬饭举哀。即“守棺脚”。

  超度。收殓毕,由师公(道士或和尚)在死者原居室内进行赶煞驱邪的法事(俗称清净)。清净前必须将死者生前就寝眠床上的“角斗”和蚊帐拆除,因为“角斗”和蚊帐犹如天罗地网会将死者魂魄罩住,无法超度。

  《惠安县志》曰:“丧事率僧道,鼓铙之声与哭泣竞。”说的就是超度仪式。出殡前一天晚上要由师公做“随身库”,择日另外进行的称作“做功德”,总称为做功果或拜唱。做功德有大型、小型之分,大型的长达五夜五日或七夜七日。做随身库只须一夜,通宵达旦。做“随身库”和“做功德”是死者子孙感激死者养育之恩而请僧道做的道场法事,民俗认为这样做可以为死者赎生前罪孽,超越畜牲、饿鬼、地狱三恶道,而获得升天或投生人世。首先要请糊纸师糊“灵厝”,灵厝是人们以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设想死者灵魂在阴间生活的需要,而加以安排,敬以纸做的奴仆、楼宇巨宅、车马轿等等,撤灵后在旷场烧化,备亡者冥间之用。人们也称灵厝为“龙厝”,用竹篾和纸绳结扎骨架,再用五颜六色的纸张贴糊成楼台亭阁,富丽堂皇。

  灵厝象征死者在阴间起居的住所,生活所需家具、用品一应俱全,还配有奴婢等供差遣。令人称奇的是,灵厝上下还拉了一些五光十色的小灯泡,接上电源后,整座灵厝流光溢彩,富丽堂皇。灵厝依壁而立,前面置“灵桌”,桌上摆设供奉死者的饭菜和米酒等以及筷子、汤匙、酒杯等器具。灵桌下点“七星灯”,为死者照路。灵桌前设坛,在大桌上迭着小桌成阶式,成为“三界坛”。桌上张挂神佛像,如果是道士主持,应挂“三清图”,如是和尚主持,则挂“三宝图”。坛中设“信斗火”,用一个木斗,装半斗大米,上平置一瓷碟,倒入花生油加上灯芯将其点燃。斗内还放置剪刀、尺和镜子。师公在坛前作法,锣鼓乐队在旁配合念经伴奏。孝女围在灵厝前或灵柩旁痛哭,哭诉亡者生前的恩情和品德。

  超度前,道士将死者(也包括先前死去的亲人)的生卒年月日时,以及孝眷的名字依次定在纸牒上,以备超度时念诵。超度通常有如下程序:一、起鼓,呈报消息;二、请神,敬请各自教主及列圣降临;三、开路,念药师经文,为亡魂消除路上的诸般障碍;四、放赦,奉请金马驿使官到阴府通报亡魂前来领沾功德;五、至接,俗称围篮,召请亡魂,众孝女及女婿、孙婿等在大门外埕中扶着围着草席的米篮啼哭,米篮内放置灵桌脚的“七星火”(亦称“开路火”),孝男跪在道士后面祈愿;六、解愿,要解四十九愿,师公用四十九枚铜钱和四十九条黑白线到灵厝前引度亡魂;七、礼忏,师公到坛前宣念经文和礼拜水忏;八、献供,俗称“做敬”、“做五敬”,献上供品奉敬诸列圣;九、拜火盆,道士手提一盏“火盆灯”(灯内燃烛),女婿随道士举灯转动而跪拜;十、烧库银,库银用十二张金纸(库金)或十二张银纸(库银)做成,亡者生前吃素烧“库金”,食荤则烧“库银”,数量视其生肖不一。沿海村落会将库银灰用纸包好,待海水将近退潮时投入水中“放归”;十一、辞神,送轿,烧灵厝。

  关于第九项拜火盆,有时会发生一些过节:师公作法时会故意作弄女婿们,不时地转动花灯示意他们叩拜,这种情况下,女婿再疲再累,也要按师公的示意跪拜,否则不但会招来不吉,还会落个不孝之名,受人指责。但他们也有对付的办法,因为作法后,他们应送礼钱给师公,如果师公太过刁难,则故意少包礼金,以示抗议。

  对于凶死者,还有相应的解厄法事。如上吊而亡的要做“脱椽”,才能免去死者地阴间担椽挑檩的痛苦;投水或溺水者,要举行“牵钻”仪式,使死者免受阴间挑水的折磨。还有“刀山”、“枪山”、“血山”等非正常死亡者的超度仪式,不一一赘述。

  殡葬

  安葬死亡者,有“丧三日而殡”之说,但境内一般做“随身库”的第二天便“入土为安”。死者发丧要请择日师选个吉时良辰,当日清早,请人到由风水先生勘定的墓地开挖“金井”(墓坑)。挖“金井”之前,要举行“打土”仪式,打土是祭土地公,礼物有果合、金纸、牲礼、米酒等。

  送草。当日出殡之前,先送草,又称“送脚尾”,由一亲堂长者手执用稻草扎成圈状的火把,点燃后在前引路,亡者长子捧着“收乌”时用的内装有“脚尾烛”的米筛在前,其它孝眷依序携带死者生前用过的卧草垫、棉被、餐具等物,由鼓吹乐队送至郊外焚烧。孝眷面对焚烧物跪拜四拜,回归时,须从另路折返,沿途不得号哭。

  出殡。进行出殡仪式时,队伍一般依以下次序排列:

  一是把火,长者(有的为女婿,各村不一)执火把点燃在前开路,利用烟火驱除鬼魅污秽;

  二是散纸钱,由一位长者提一篮金银纸钱沿途断续撒放,称“买路钱”;有的村庄则是孝男手执孝子鞭,沿途抛散纸钱。

  三是举蓝白旗,用二尺左右的蓝、白两色布,各用两根竹子交叉支撑,出殡白旗在前,“返主”时蓝旗在前;

  四是举幢幡旗,幢幡旗由纸糊而成,有二面,一面写“金童接引香烟去”,另一面写“玉女迎归魂魄来”;

  五是鼓吹,两人吹大唢呐在前,三至五个“菜友”或“法师”在后敲锣打鼓等,又称“引棺”;

  六是举铭旌,过去能享受举旌的亡者,其本人或儿孙辈应具有“秀才”以上功名,铭旌用二尺二寸宽、一丈二尺长的红绫布为之,上面提头书写朝代,紧接写“X代大父(母)享寿XX(年龄)XX(名字)X(姓)公(妈)铭旌”,旌头、旌尾各镶嵌木刻的鲤鱼和莲花,由长女婿举着,旌上端系着十二条一丈二尺长的红织带,由其它女婿、孙女婿、侄女婿等拉牵;

  七是举花环、轴布以及亲戚朋友吊挽赠送的物品;

  八是奉像亭,纸糊亭龛内安放死者的遗像,由长、次孙或长、次曾孙两人抬着;

  九是抬灵柩,由八个人抬,抬者俗称“寿脚”,由亲堂担任,棺上盖棺罩,死者为男性棺罩饰金狮,若是女性则饰白鹤,孝男和长孙扶在灵柩两边,并用两匹白布从棺的的两边往后拉,让所有送殡的人牵执着走,俗称“拔龙布”或“拔龙尾”。有的地方白布在棺木前,称“拔龙须”。跟随直属孝眷之后的送殡者有亲戚、亲堂,以及生前好友等,有的穿白礼服,有的手执白布,以表哀悼。

  出殡队伍中,还有西乐队和南音、北管戏仔队等。出殡仪式一村一俗,队列和顺序不一,如奉像亭一项,也有不少村庄置于队伍之前。

  出殡至半途,灵柩用两条长凳架着,孝眷跪在灵柩对面,送殡队伍从中间绕灵柩走一圈,向遗体告别,然后返回,孝眷则叩首致谢。山腰、前黄等镇,送殡的妇女此时要脱下素服换上红衣才回去,称“半路红”。

  安葬。到了安葬地点,下葬时辰一到,孝眷背对墓穴跪在前面,由“寿脚”把灵柩下葬入穴,并将铭旌、草席或被毡覆盖于棺木之上,将两个花盆、红烛等祭品放于棺材前端的墓圹上。随后孝男及长孙用孝服捧土,沿着墓穴边走过向棺木四周撒下,并呼叫:“父(或母)呀!你着(要)起来。”此俗称“抔土”。

  接着复土造坟,祭“后土”(土地神)。其后“点主”,长孝男在墓前朝外跪下,双手背着“神主”,神主是亡者的神灵之牌位,以木制成,俗称“公婆”,上书亡者姓名、诞生和死亡年、月、日、时,以及孝男的名字。神主牌预先写好,上面的“主”字只写为“王”字,上面一点此时才由点主官点上。点主官由当地有身份者或道士担任,手执崭新的毛笔,沾上鸡血、朱砂,笔头朝太阳,让孝男对着笔头呵气后,才在神主牌的“主”字上点了一点。有的村庄点主仪式是在做功德之后举行的。

  点主毕,进行墓祭,神主和像亭摆在墓前,孝男将孝杖插在墓头,然后献花圈,供上祭品,置供炉焚香,烧金银纸钱,孝眷对墓拜四大拜,然后归还。到家时要将遗像安放在祖厝或厅堂供桌上,再行跪拜。同时还要宴请帮忙发丧者。女儿及亲戚返家时要回送“灯红糟”(两盏玻璃灯或红烛),还有一盆上面盖着红纸大米饭、二粒白壳、二支纸糊的春花和一小块熟猪肉,让他们回各自家中在灶公前祭拜。

  回来时,八名扛棺者应将二条捆绳截成八段,每人各分一段。丧事借用的东西或帮忙时家里带来的工具,如桌椅、锄头、铁鍁等等,都要一一贴上一小片红纸,表示冲喜。孝眷还应分发帮忙丧事者一条手巾或手绢,扛棺、挑灰、挖金井者,还应另发给数元钱,俗称“草鞋钱”。

  七日之内,孝眷每日早晚在厅堂桌案上的神主牌和像亭前敬奉茶水、饭菜,并啼哭哀悼。从死者殡葬后,孝眷开始挂带“手尾孝”,即在手上带布制孝圈,按子、孙、曾孙不同辈份,分别挂麻孝、白孝和蓝孝。至十四天,要举行“十四日祭”,凌晨,挂孝者换孝,脱“手尾孝”,连同像亭送到门外埕边焚烧。孝男、孝孙、曾孙另换白孝、蓝孝、水红孝,即以所属颜色的小布块佩戴在胸口或袖口。名义上必须带孝三年,实际上除去头尾两年,完整的才一年。这些礼节,南埔、界山一带较为讲究。

  在死后的第七日、十四日、四十九日、百日等日子,还要焚香烧纸钱,摆上菜肴供祭亡者,每年逢死者的亡日,也要如此,称“做忌”。如做忌所在月逢闰月,出嫁的女儿要备香、纸钱和祭品,回家祭奠。相传人死十四天后,知道自己已经归阴,要向阳间的眷属诉说生死离别的苦楚。因此,这一天,孝眷要请巫神为死亡者“找神”。

  死者去世一周年纪念日,古称“小祥”,今称“对年”,去世两周年纪念日,古称“大祥”,今称“三年”。现今“对年”的祭祀仪式一般在周年内举行,“三年”的祭祀仪式在周年左右举行。周年内祭拜初亡者后,都要顺带祭祀祖先。带孝期间对敬祀神明的礼俗一律可免除。

  “做三年”时要贴“脱孝联”(又称“三年联”),全家脱孝换红,如果是寡妇则终身与红衣服无缘。做三年当日还要炊糕粿分给在婚丧喜庆上有礼节来往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

  重葬

  开棺重葬一般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原埋葬之处或因地势低潮湿,或因正当风口、山边等一些民间认为风水不理想的位置,应另迁他处营葬。一种是墓葬之后,家境不顺或家属之中有凶事发生,风水先生鉴定墓葬不祥,特迁址另葬。还有一种是夫妇中一人先亡,只葬于单圹之墓。另一人死后,家人营造了双圹大墓,并择日将早先亡故者之骨骸迁入新墓圹合葬。有了这三种情况,都要开墓拾骸。

  拾骸俗称“拾骨”,首先要请风水先生或择日师择日,依所选日子动土。若在清明节或冬至节,则无禁忌,不必择日。当日扒开原墓后,在墓埕当中铺下一张新草席,由风水先生或熟悉拾骸之人,将棺中骨骸逐一拾起,并用上等棉花或油纸略加包裹,然后在草席上按人体各骨骼原位排成人形,检视无遗漏后,再用朱笔点过每一根骨头。

  此时另备棺木一具,规制较原来之棺木小,这种装骨骸的棺木俗称“骸棺”。将拾起之骸骨按人形放入棺木之中,再加上棺盖,并遵照丧葬礼俗运到新圹安葬。还有一种是用堭金装骸。堭金是用陶土制成胚模加陶釉烧成的罐子,径可盈尺,高二尺许,上较宽而下略窄,上有凸形圆盖,专门用以装骸骨。按次序将骸骨装入“堭金”中,内盖书写着死者姓名及生卒年月,再用陶盖盖好,油灰密封。然后由孝男或孝孙背在背后移走,无论移至他处或下山转弯,背“堭金”者均不能回头。闽南民俗有“自己脊背背堭金,还要替别人看风水”之说,笑话人家自己是泥菩萨过江,还要去管别人的闲事!重葬堭金时,一般人家只筑个三合土小圆坟,同样立墓牌墓桌。大户人家,则同样砌筑规模宏敞之大墓。

  新中国成立之初,境内治丧道场被取缔,风气一新。一九八0年后,丧葬旧俗又一度恢复,且愈演愈烈。近年来,全区深入宣传提倡火葬,取消土葬,逐渐为群众所接受,一些繁杂铺张和带有迷信色彩的殡葬陋习也随之渐渐消失。

聚合标签:

有用+1! ()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点击排行

农村丧葬风俗农村丧葬风俗

本站推荐

[!--temp.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