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殡葬指南殡葬指南

殡仪馆告诉你我国祭祀好日子是什么时候呢?

管理员2020-04-10【殡葬指南】人已围观

  祭祀好日子——忌日祭

  忌日祭是指为死者逝世这一天所举办的祭祀活动。爸爸妈妈逝世的周年留念日称忌日。除服今后,每当忌日禁饮酒作乐,《礼记·祭义》:“正人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这一天,死者的亲属和朋友聚在一起,或在家里或在墓地或到殡仪馆,给死者供上祭品,烧香磕头,倾诉想念之情。现在忌日祭的形式已是多种多样,除了上述比较传统的做法外,也有学习西方的祭拜方法,着重个性化的。比方在这一天,死者的亲友好友到墓地向死者献上鲜花,寄予哀思;或开一个追思会,看看死者的遗照、录像和遗物等等,回忆曩昔在一起愉快的日子。这样的祭拜方法,现在已遍及被人们承受,特别遭到年轻人的欢迎。

  祭祀好日子——新年祭祖

  祭祖是新年风俗中最陈旧的内容之一。《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孔安国解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舜帝在正月初一到祖庙里祭祀先人。除夕之夜,民间有举家聚会,设堂供斋,点香烧烛,恭请先人或已故的亲人回家新年的风俗。祭拜活动时,堂屋中挂上先人或已故亲人的遗像,摆放碑位,将点着的香刺进香炉,标明先人或亲人已回家了。为表现尊重,祭祖的牌位要坐北朝南。新年祭把宗祠里悉数先人画像或牌位整理好。新年前,或初一,摆上祭品,团体祭祀全体先人。《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卷二十二引《富平县志》云:“每族溯宗祖数世者,共为图像,名曰神轴。元日,后代会拜。”回家还要别离祭祀自家的直系先人。祭祖的目的是感谢先人积德行善,并恳求祖灵在新的一年里保佑全家幸福。当然也有联合家族力气、加强家庭联系的效果。家庭是社会的根底,祭祖加强了家庭成员、家族成员的情感联络。中国社会里家族力气一向强壮,与之相应的作为家族思维的直接表现的祖灵崇拜也一向昌盛。加上儒家思维“以孝治全国”的政治影响,祭祖成为非常重要的风俗活动。

  祭祀好日子——正月十五上元节祭

  相传早于汉文帝期间,已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及至汉武帝创建了“太初历”,进一步肯定元宵节的重要性。元宵节的节期,跟着历代的开展而不断延伸,相传唐代的元宵只继续三日,到了宋朝则延伸至五天,及后到了明朝,更添加至十天,即由初八开端活动,直至年十七才完毕。北魏时期,道教笃信“三元神”,其间包含“上元天官(天官大帝)”、“中元地官(地官大帝)”及“下元水官(水官大帝)”三位神灵,他们的生日,别离为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及十月十五,所以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也有人以为,它是汉代宫殿的一种祭典演化而来。在阴历正月十五日上元节这一天,按风俗民间在家里或祠堂供奉祭品,焚香磕头,祈福保佑。因而“上元节”是祭祀鬼魂的重要节日。上元节吃元宵或许始自宋代,不过其时称做“浮圆子”,到明朝才改称“元宵”,每家做元宵、煮元宵。古时为年初佳兆,吃汤圆以标志家福。元宵煮好后先敬先人,然后阖家聚会,吃元宵,已是团圆幸福。

  祭祀吉辰——七月十五鬼节|中元节祭

  中元节源出于道教,据《道藏》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别离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犯饿鬼,其时摆脱。”因而自古以来,民间都以为这一天是祭祀亡亲、吊唁先人的日子。中元节的来源,与释教的“盂兰盆会”也有很大的联系。“盂兰”是梵语,倒悬的意思,盆是指供品的盛器。他们以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爸爸妈妈、亡亲的倒悬之苦。佛典《孟兰盆经》中记载这么一个故事,说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称目键连),得到六通(六种才智)后,想酬谢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遭受痛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目连非常悲伤,所以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可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进口即化为灰烬。目连无法,哭着恳求佛祖协助救救他的母亲。佛祖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孟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托他们的感神道力,才干救出你的母亲。”目连照佛祖的点拨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佛祖还说:“往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佛自恣(舒畅)时,佛喜爱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爸爸妈妈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爸爸妈妈脱离苦海,得到高兴,以酬谢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

  到了西晋,《盂兰盆经》被译成汉文,由于它所发起的酬谢爸爸妈妈养育之恩,和我国儒家传统的孝顺爸爸妈妈的思维大致相同,所以遭到君王的赞扬和注重,并在我国广为流传。自梁武帝在南边创设盂兰盆会后,已成为一种风俗,规划有增无减。唐代宗李豫每当七月十五日,都要在宫中举办盛大的盂兰盆会。城中 的寺院也要备办供品,陈列于佛像之前,非常忠诚。

  宋、元年间,七月十五这一天已演化为民间的祭祖日,家家祭祖亡亲,而且盛行放河灯超度孤魂野鬼活动。到了清代,对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的祭祀活动,更为注重,各地寺、院、庵、观遍及举办盂兰盆会,并在街巷设高台诵经念文,作水陆道畅,演《目连救母》戏,有的还有舞狮、杂耍等活动,夜晚还把扎糊的巨细纸船,放入水中,焚烧焚化,一起还点放河灯,称之谓“慈航普渡”,非常热烈。在外,其时各家各户,都要在门外路旁烧纸钱,以祀野鬼。时至今日,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这一天,我国仍有许多当地,保持着祭祀先人的风俗。

  祭祀好日子——寒食祭

  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传说,这个节日,是留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暗杀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逃避祸患,逃亡出走。在逃亡期间,重耳受尽了耻辱。本来跟着他一道出走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量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向追跟着他。其间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曩昔。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患难与共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突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立刻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锁。介子推不愿见他,现已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查找,没有找到。所以,有人出了个主见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焚烧,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命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平息后,毕竟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杨柳现已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身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柱堵着个杨杨柳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本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希望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假使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别离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杨柳下。为了留念介子推,晋文公命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树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忌讳焰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爬山祭拜,表明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杨柳死树复生,绿枝千条,随风飘动。晋文公望着复生的老杨柳,像看见了介子推相同。他敬重地走到跟前,喜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生的老杨柳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尔后,晋国的大众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有的介子推非常思念。每当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焰火来表明留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容貌,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呼唤他的魂灵,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尔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大众的盛大节日。每当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大众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思念。

  祭祀好日子——春分后十五日清明祭祀

  春分后十五日,都指定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而得名。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改变,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耕耘活动。《淮南子·地理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成长此刻,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亲近的联系。

  可是,清明作为节日,与朴实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改变、时令次序的标志,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上坟的日子。上坟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量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上坟。而节日则包含着必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留念含义。清明祭祀坟墓的俗例,自汉沿用秉承,今后遍及民间,历二千年而不衰,部分区域家门上要插柳枝。 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孝子贤孙都要到城外祭祖上坟、立碑垒坟、坟头压钱纸,或在墓地进餐,或回来祭牌位后在家进餐,也有的到殡仪馆骨灰存放室或其他陵寝骨灰存放室,看望已故亲人,寄予哀思。今日,清明节祭拜先人,吊唁已逝的亲人的风俗仍很盛行。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繁,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明显地道出了清明节的特别气氛。

  祭祀良时——十月初一送寒衣|祭祖节

  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先人的风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先人。十月初一祭祀先人,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日江南的许多区域,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风俗。

  十月初一,也是冬季的第一天,尔后气候逐渐冰冷。人们怕在冥间的先人魂灵缺衣少穿,因而,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行短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先人,叫做"送寒衣"。因而,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后来,有的当地,"烧寒衣"的风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姓名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以为冥间和阳间相同,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祭祀好日子——冬至祭

  冬至,俗称“冬节”,在古代是很盛大的节日。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也最受注重。古人以为到了冬至,尽管还处在冰冷的时节,但春天现已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明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以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聚会的节日,由于这一天要祭拜先人,假如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先人的人。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沿用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标明古人对冬至非常注重。人们以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分,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办祝贺典礼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正人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然后省劲。”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歇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友各以美食相赠,彼此访问,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城外举办祭天大典,大众在这一天要向爸爸妈妈长辈祭拜,现在,一些当地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区域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风俗,南边区域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气。

聚合标签:

有用+1! ()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点击排行

本站推荐

[!--temp.kf--]